徐茂娜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铠兵 综合报道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而根据四川省气候中心的预测,盛夏期间(7~8月)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1.0℃,盆地中部、盆地南部等地有阶段性高温热浪发生。这个夏天注定“热情不减”。

  高温天气下,中暑、热射病等成为近日的热门话题。同时有人认为,夏日宅在家中,有空调、WiFi、西瓜三样法宝,便是夏季一大美事。但长期待在空调房也让“空调病”有了可乘之机。

  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夏季常见病,健康度过清凉一“夏”?

  夏日炎炎,当心中暑

  医生提醒: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剧烈劳动

  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中暑症状往往容易发生。

  “去年6月医院收治了20多例中暑患者,而今年6月则达到了40多例。”据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尹彬介绍,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收治的中暑患者明显增多。而气温升得太快、太高,高温高湿的天气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中暑患者增长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中暑?专家介绍,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超过机体适应范围,引起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

  医生提醒,对于中暑,需要以预防为主。大家要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剧烈劳动,避免在高温时外出。如果实在需要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补水以及盐分,可以选用一些含电解质的运动型饮料,或者常备藿香正气液等防暑药物,穿宽松透气的衣物,保持良好作息和生活习惯。

  警惕“酷暑杀手” 热射病

  医生提醒:中暑前期及时处置和治疗

  “老人外出干农活期间中暑晕倒,被送到医院后,其生命体征已极不稳定。”7月9日晚上9时许,一辆乡镇卫生院的救护车紧急向南充市中心医院急诊科送来了一例热射病人。患者70岁左右,加上患有基础性疾病,在经过9个小时的抢救后,最终抢救无效去世。

  记者了解到,7月以来,南充已有3例热射病人不幸去世。

  “热射病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致死率高达50%-70%左右。”据南充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姜坤生介绍,热射病简单来说就是重症中暑,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如昏迷、抽搐、行为异常),核心温度超过40℃,多器官功能损伤及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者危及生命。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医生提醒,针对热射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长期待在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保证充分休息时间等。同时热射病的发生有一个过程,只要在中暑前期及时处置和治疗,就能最大程度避免热射病发生。

  而一旦发生热射病,应如何急救处理?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权威解答,一是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二是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如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用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或腋下及大腿根部等;三是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因此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如果患者发生呕吐,应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情况严重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过度贪凉 小心“空调病”找上门

  医生提醒:注意通风定时开窗换气

  7月以来的“火炉模式”正式开启后,网友直呼“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夏季常见的不适症状也是空调“给”的。

  实际上,医学上其实并没 有 一 种 病 叫 作“ 空 调病”。大众所说的“空调病”,是指长期待在空调房后引起一系列呼吸道过敏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统称。夏日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室内外温差过大,空气流动性差导致细菌滋生,容易导致出现例如头痛、头晕、乏力、口干、皮肤干燥、鼻塞、流鼻涕、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

  “主要是儿童、老人,尤其是患有各种慢性病的老人机体调节能力较差,容易被寒气所袭。再者,一些年轻女性因夏季衣着单薄也容易出现‘空调病’,当引起重视。”简阳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刘晓说。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如何科学健康清凉度夏,避免“空调病”?记者根据多名专家建议,总结了以下几点:

  每天注意通风,定时开窗换气,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长期在空调室内工作和学习的人群应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避免空调冷风直吹,最好设置风向朝上;皮肤附着的细菌容易在汗腺或皮脂腺内阻塞引起感染,所以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洗空调,使用消毒剂除菌,防止微生物滋生;不要在静止的车内打开空调,以防汽车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回流发生中毒;适当进行锻炼,增强个人体质,提高免疫力。

  中暑症状早知道

  ●先兆中暑

  口渴、多汗、烦躁、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时要警惕自己可能中暑了。

  ●轻症中暑

  体温增高至38℃以上,伴面色潮红和大量出汗。

  严重的出现脸色发白、冒冷汗、站立不稳等虚脱表现。

  ●重症中暑

  即热射病。

  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

  大量出汗,然后出现无汗,体温升高至40℃以上,神志模糊。

  严重者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衰竭等。

  三伏养生小贴士

  伏天气温高空气中的湿度大,暑多挟湿,容易发生胃肠疾病,故日常饮食宜清淡爽口,并适当摄入除湿之品,如冬瓜、海带、番茄、金针菜、黑木耳、百合、藕、绿豆、扁豆、薏苡仁、白萝卜等。

  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应适当补充含有钾、镁等元素的饮品,要尽量避免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如果出汗较多,应及时补充水分,必要时可饮用淡盐水或含盐的饮料,以保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患者,饮水量应遵医嘱,避免一次性大量喝水。

  适当使用空调、电扇等降温电器有防暑之效,但室内使用空调温度宜控制在26℃~ 28℃左右(低于室外温度5℃左右即可),并需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使用台式电扇时不宜将电风直接吹在身上或头面部位,以免发生面瘫。

  中医防暑小贴士

  针对近期我省出现的持续高温天气,四川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2022年夏季高温暑湿中药预防建议处方》,提醒广大群众在高温天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合理膳食、合理运动、起居有常。

  主要组成:金银花15g、菊花15g、广藿香15g、川麦冬10g、橘皮10g组成

  煎服方法:以上药用冷水 500ml 浸泡 30 分钟后煎煮,大火煮沸后5分钟,温度适宜后饮用。

  注意事项:以上处方可根据用量按比例调整后代茶饮;体虚者及孕妇慎用。

  专家同时建议,一是要合理膳食,清淡饮食,避免生冷,可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物,如荷叶、绿豆煲汤或煮粥食用;二是合理运动,运动适度,避免在密闭高温环境下运动;三是起居有常,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