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月11日电 2022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分批推出,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增强了发展内生动力、稳定了宏观经济大盘。截至2022年11月30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共为四川省市场主体释放政策红利超1630亿元。

  这些税费红利落到一个个微观市场主体又是什么样?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助力?新华网走进园区和自贸区,选择一些企业作为切片,近距离观察政策的落地实效。

  关键词:稳链纾困

  走访点:川渝高竹新区

  川渝高竹新区是全国首个跨省域实体化运行的共建新区,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载体。川渝高竹新区里,工厂生产和工地建设交织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在四川莱森科技有限公司二期的建设工地上,工人师傅们干劲十足。他们说,这期工程要赶在农历春节之前完成,过年后工厂就要投产了。

在川渝高竹新区,税务干部辅导纳税人通过智能终端自助办理涉税业务。在川渝高竹新区,税务干部辅导纳税人通过智能终端自助办理涉税业务。

  在这片四川、重庆毗邻的热土上,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改革优势形成了强大的磁场,不到两年的时间吸引了144家企业入驻,企业在这里竞相生长,形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样板”。

  2022年12月,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郑备在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这样描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投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700个省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重大创新平台加速落地,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市场主体的感受则更为真切。四川众禾泰立科技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吴敏蓝说:“我们也不是没有遇到困难,特别是在资金链上,但无论怎样,问题总是能解决的,发展没有停步。”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国家和相关部门的细心呵护,是政策带来的真金白银支持。四川众禾泰立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资金最困难的时候,成功申请到了留抵退税296.11万元。“资金链强了,底气就壮了。其中很大一部分还用来购进原材料、发放工资。”吴敏蓝说。

  如同四川众禾泰立科技有限公司一样,广大市场主体都感受到了很强的“获得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四川省已有1039.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落袋企业,护航了企业建设和发展。

  除了政策的厚度,服务的温度也是园区企业加速发展的“推进器”。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主任潘缙生介绍,中心不断优化跨省业务办理流程,持续打破川渝两省数据壁垒,还根据实际情况增添了智能办税设备,就是要让园区纳税人能够快办简办少跑路。

  园区企业四川迅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办税人员邹艳表示:“去园区里的税费服务支持中心办税很方便,就在厂门口,而且啥跨省业务、复杂业务都能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便利。”

  关键词:积蓄动能

  走访点: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智谷科技园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视线转向成渝绵“创新金三角”的重要一极——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唯一国家科技城——绵阳,在支持创新的政策助力下,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智谷科技园区的企业们展示出了向新发展的蓬勃朝气。

  2022年底,5G科技园区内的四川九华光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马力全开、满线生产,总经理项刚介绍,公司2022年可实现年产值1.7亿元,较2021年增长2.7倍。

  受益于创新集聚效应的驱动,九华光子目前主要从事光模块的生产制造,公司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已拥有40多项专利,100多套生产设备之中90%以上均由企业自主研发生产,公司的拳头产品100-800G高速光模块,被广泛应用于5G商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