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寇敏芳  摄影 黄潇

  2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在蓉举行的“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为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四川进一步明确城镇化建设目标,即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提升幅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

  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省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43.4%提高到2022年的58.4%,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从9.8个百分点缩小到6.9个百分点。其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明显提升, 2012年以来城镇落户1285万人;城镇体系结构明显优化,形成由1个超大城市(成都)、4个大城市(绵阳、南充、宜宾、泸州)、11个中等城市、21个小城市和2016个建制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城市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工业增加值从1.06万亿元增至1.64万亿元、服务业增加值从0.82万亿元增至2.96万亿元,同期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城镇功能品质明显提升,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5万个、惠及居民176万户。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介绍,当前,四川城镇化处于加快推进期,呈现出一些趋势性特征。从人口流动看,农业转移人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稳定在2600万左右,其中省内转移1500万、省外转移1100万。从空间分布看,城镇的人口向大城市和县城“两端”集聚态势明显,全省城镇常住人口近4成居住在成都市、绵阳市、南充市、宜宾市、泸州市城区,近3成居住在县城(含县级市城区)。从城市治理看,四川老城区存在市政设施老化、配套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城市抵御冲击和安全韧性能力面临挑战。从资源要素看,四川人口跨省跨市流动频繁,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外来人口需求尚不匹配,城镇化从城乡关系向“城乡+区域”的关系加速演变。

  今后一个时期,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系列重大机遇,特别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代永波表示,未来四川将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提升幅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强的支撑。重点抓好“五个聚力”。

  一是聚力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推动成德眉资4市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协作一盘棋、政策设计一体化,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和公共服务均衡共享优质生活圈。提升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打造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绵阳、南充、宜宾、泸州加快建设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І型大城市、达州加快建设城区常住人口100—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增强中小城市发展活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良性互动的城镇化整体布局。

  二是聚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调整优化成都市落户政策,其他城市和县城全面取消落户限制,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落户城镇。稳步提高非户籍城镇常住人口义务教育、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实际享有的水平,强化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让进城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

  三是聚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城市的主导产业,支持成都集聚总部经济、壮大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促进区域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聚力发展优势产业,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基地,支持小城镇积极配套大中小城市的产业。发展壮大城市新区,高质量建设四川天府新区,提升成都东部新区、绵阳科技城新区、南充临江新区、宜宾三江新区省级新区的人口产业承载能力,探索“产城人境”融合发展新路径。

  四是聚力推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宜居城市建设,增加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补齐市政设施短板,实施城市更新改造行动,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加快韧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生命线工程建设,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和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加快创新城市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构建创新创业载体、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数据一网通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加快绿色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的生态空间、推进城市生产生活低碳化,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加快人文城市建设,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历史文化街区,推动城市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发展。

  五是聚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城市空间治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人口规模,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推动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加强城市社会治理,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基层下沉,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加强社会矛盾的综合治理。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