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梦琳 文/图 发自重庆

  3月8日,川渝两地“老朋友”再见面——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组联席会第六次会议在“中华诗城”重庆奉节召开。会上发布了2023年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28项重点任务,并推动又一批川渝两地文旅单位、机构、企业等集中签订合作协议。

  会议现场

  去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上启动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活动,巴蜀文旅走廊建设全面起势。

  这个春天,在文旅行业强劲复苏的背景下,此次在奉节召开的联席会充满着万象更新的澎湃动力,与会双方将围绕“建设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目标进一步共同发力。

  28项重点任务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以来,川渝两地开展了许多紧密合作。这次碰面,参会成员们已不再需要过多的自我介绍,都是早已熟悉的“老朋友”,过去三年间,曾携手开展“川渝一家亲——景区惠民游”活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十大主题游产品等多项合作。

  “2023年全国文旅市场快速复苏,景区人流如织、商圈人气爆棚、街巷川流不息,文化旅游行业注定是希望与振奋的一年。”重庆市文化旅游委党委书记、主任刘旗在会上表示。

  会上透露,今年川渝两地将更加聚焦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和关键功能区建设,重点抓好9方面28项任务,涉及推进川渝文化旅游改革创新、巴蜀文化保护传承、文旅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共塑区域品牌形象等多个领域。

  其中,在共同推进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方面,将共建大巴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五华山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川陕片区红军文化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川渝段)、川渝石窟寺保护传承与科技创新项目、石刻文创园区、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

  巴蜀文化同根同源,保护好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两地将共同编制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共同建设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及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创建中国南方地区石质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共同实施巴蜀汉阙等两汉三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

  此外,让“安逸四川 巴适重庆”文旅品牌更出圈。两地将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形象标识,共推魅力都市、熊猫故乡、壮美三峡、石窟艺术等巴蜀文旅品牌。

  又一批川渝文旅单位签署合作协议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允康在会上表示,随着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进,推动多层级深度互动合作。“在加强省市级合作的同时,推动两地交流合作向基层延伸、向一线拓展。”

  借此次会议,川渝两地更多单位、景区、文化艺术机构、博物馆等签署合作协议:

  • 奉节县和犍为县签订文旅合作协议;

  • 重庆美术馆和成都美术馆签订合作协议;

  • 重庆南川金佛山景区、重庆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区、四川四姑娘山景区、四川稻城亚丁景区签订川渝精品景区合作协议;

  • 华蓥市、自贡市大安区和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中心签订红色旅游发展合作协议;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和奉节县白帝城博物馆签订博物馆发展合作协议;

  • 重庆市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和四川交响乐团签订合作协议。

  当下的旅游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重庆南川金佛山景区、重庆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区与四川四姑娘山景区、四川稻城亚丁景区四家景区的此次携手,希望探索“大线路”旅游理念。根据合作协议,四家景区将共同构建精致化、高端化、品牌化、个性化的供应整合平台,建立精品景区营销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融合发展方式。两地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两地景区串珠成链,携手推进旅游便利化服务,建立景区门票、住宿、餐饮等优惠价格协作体系,旅游产品共同策划包装,联合推出品质高端、体验独特、特色鲜明的精品线路,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完备、更多元的精品旅游行程。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2023年工作9方面要点

  一、抓好建设规划落实

  二、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创新改革试验区

  三、推进巴蜀文化保护传承

  四、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

  五、推进川渝文化艺术交流发展

  六、优化巴蜀文旅产品结构

  七、搭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八、打造巴蜀乡村旅游名片

  九、加强巴蜀文旅品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