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代表名片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焊培中心常务副主任 唐成凤

唐成凤 受访者供图唐成凤 受访者供图

  人才是制造强国建设的根本,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实现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评价、激励、保障机制是当务之急。”在唐成凤看来,目前我国仍面临技术工人短缺、高技能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等挑战。

  唐成凤举例,据工信部、教育部调查显示,仅制造业十大领域中,到2025年技能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其中高级技能人才缺口大,“技工荒”制约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工艺质量的提升。她还列出数据:我国机械行业中,青年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高级技师平均年龄48.9岁,50岁以上的占近一半;技师平均年龄45.6岁,50岁以上占三分之一。“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逐渐退休,很多企业原本就缺的高技能人才将后继乏人。”

  唐成凤建议,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构建高技能人才终身培养体系。由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主导,结合企业发展转型,将各大高校的实训中心建立在相应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一专多能的技能人才,校企联合建立“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通过名师带徒方式使优秀技能转化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尝试技术专业工程师向中高级技能人才衔接培养模式,增设与专业相关管理课程,提高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补齐高级技能人才短板。

  唐成凤提出,要强化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如提高高技能人才退休养老金待遇,修订完善特殊工种退休、退职制度,让民营制造业的特殊工种人员享受与国有企业特殊工种同等待遇,搭建更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以举办学习班、研修班等形式,为高技能人才创造国内外学习交流机会,带动企业内大范围、深层次、整体性技能水平的提升。

  唐成凤还建议,要积极进行评价机制改革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完善高技能人才使用机制,如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两种资格互评互认,使高技能人才享受与工程技术人才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