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记者从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获悉,通过实施以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我省的肝炎防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下降至低位水平,新发感染者数量大幅度减少,我省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今年的“世界肝炎日”,四川疾控围绕甲肝、乙肝、戊肝预防做科普。

  甲肝发病年龄高峰逐步后移 不同甲肝疫苗可替换接种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数5岁以下儿童感染HAV后(约90%)无明显症状,超过70%的成人感染者有症状,典型症状包括乏力、疲劳、厌食、呕吐、腹部不适和腹泻,不太明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和肌肉痛。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最主要方式是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

  据四川疾控专家介绍,中国既往是甲肝病毒(HAV)高流行地区。根据相关文献,我国自开始甲肝病例报告以来,甲肝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1991—2020年全国甲肝报告发病率由55.69/10万下降至1.06/10万。我国低年龄人群中甲肝发病率显著下降,成人病例占比呈上升趋势,呈现甲肝患者年龄后移的特征。四川省甲肝报告发病情况与全国基本一致,从1991年的最高水平81.53/10万下降至2022年的最低水平1.15/10万,发病年龄高峰逐步后移。

  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有效方法。据专家介绍,我国使用的甲肝疫苗有甲肝灭活疫苗和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在儿童和成人中产生持久甚至终生保护作用,我国在2008年将甲肝疫苗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对适龄儿童接种甲肝疫苗。“不同甲肝疫苗可以替换接种吗?”不少家长提出疑问,专家建议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种疫苗完成全程接种程序,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同种疫苗完成接种程序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同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如果已接种过1剂甲肝灭活疫苗,但无条件接种第2剂甲肝灭活疫苗时,可接种1剂甲肝减毒活疫苗完成补种,间隔不小于6个月。

  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接种程序接种3剂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2年全球约有2.54亿人有慢性乙肝感染,每年有120万新发感染者,导致约110万人死亡。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中国慢性乙肝感染者估算约8600万人。

  四川疾控专家介绍,1992年中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1—4岁儿童HBsAg(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乙肝的有效方法。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或暴露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多性伴者等。

  当前,我国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全程免疫需按“0,1,6月”接种程序接种3剂,其中第1剂应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专家建议,儿童如果延迟乙肝疫苗接种,采取以下办法补种——若出生24小时内未及时接种,应尽早接种;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齐未接种剂次;第2剂与第1剂间隔应不小于28天,第3剂与第2剂间隔应不小于60天,第3剂与第1剂间隔不小于4个月。

  建议餐饮业人员、集体生活人群等接种戊肝疫苗

  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据四川疾控专家介绍,近年,戊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年约发生2000万例HEV感染,其中约330万戊肝病例,7万例与HEV感染相关的死亡病例。我国属于戊肝高发国家,近年来戊肝已成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常见病因,发病人数已超过甲肝,2023年全国戊肝报告发病人数为30575例,大约是甲肝报告发病人数(12015例)的2.5倍。其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常是吃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所致,其他传播途径也有发现,与戊肝患者密切接触、静脉输入含戊肝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移植均可感染戊肝。孕妇怀孕分娩过程中,也可将戊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戊肝的有效手段。专家建议,戊肝疫苗接种对象为16岁及以上人群,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剂。戊肝病毒感染风险高的人群,如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餐饮业人员、集体生活人群等,以及感染戊肝病毒后可能病情较重的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等人群,应积极接种戊肝疫苗。专家提醒,戊肝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有接种需求的人群可前往接种单位,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进行咨询、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