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用手机轻松约车时,他们可能还在寒风中招手打车

  ●当你“秒”到专家号时,他们可能天不亮就起身赶赴医院挂号

  ●当你争做“尾款人”时,他们可能连扫码支付都不会……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很快,在出行、就医、消费、办事等领域,将有一批最迫切的问题得以解决。

  记者梳理出一些有望被解决的“痛点”,赶快把这些好消息告诉咱爸妈!

  痛点一:

  没有“健康码”寸步难行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健康码”成为部分老人出行的新阻碍。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需查验,坐公交、逛公园、去菜场、上医院要“扫码”。这让不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爷爷奶奶直言:出趟门太麻烦。

  解决方案:一般不查验、需查可代办、服务可上门

  1。在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除机场、铁路车站、长途客运站、码头和出入境口岸等特殊场所外,一般不用查验“健康码”。

  2。对需查验“健康码”的情形,优化代办代查等服务。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有条件的地区和场所要为不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设立“无健康码通道”。

  3。为居家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空巢、失能、留守等重点群体,提供生活用品代购、餐饮外卖、家政预约、代收代缴、挂号取药、上门巡诊、精神慰藉等服务。

  痛点二:

  网上约车、购票令老年人出行不易

  当今,网约车快速发展,老年人却常遭遇打车难。尽管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运等公共交通大力推行移动支付、电子客票,但不少老年人并未从中享受到便利。

  解决方案:保留现金票据、提高人工服务质量

  1。引导网约车平台公司优化约车软件,增设“一键叫车”功能,鼓励提供电召服务,对老年人订单优先派车。

  2。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运等公共交通保留使用现金、纸质票据、凭证、证件等乘车的方式。

  3。优化窗口服务,方便老年人现场购票、打印票证等。

  痛点三:

  “网上挂号”难倒老年人

  线上化的就医流程在方便不少人的同时,却难住了不少老年人。通过智能终端挂号、取号、缴费、取药,一通操作下来,部分老年人搞不懂、吃不消。

  解决方案:畅通代为挂号、保留人工服务

  1。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签约医生等代老年人预约挂号的渠道。

  2。医疗机构应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人工服务窗口,配备导医、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就医指导服务。

  3。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服务。

  痛点四:

  缴费、结账使用现金有障碍

  扫码缴费、扫码购票、扫码结账……移动支付在为日常消费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问题:有的商铺拒收现金,有的银行机具使用略显复杂……一些老年人的支付需求难以满足。

  解决方案:整治拒收现金、推出适老产品

  1。零售、餐饮、商场、公园等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水电气费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费用缴纳,应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

  2。推动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购物平台等优化用户注册、银行卡绑定和支付流程,打造大字版、语音版、民族语言版、简洁版等适老手机银行App,提升手机银行产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

  痛点五:

  腿脚不便仍要奔波办事

  不少老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由于不会网上操作,还得带上一堆材料到办事窗口跑一趟;为领取养老保险金或高龄津贴,腿脚不便仍要定期“报到”……

  解决方案:让老人办事少跑腿、设置线下办事渠道

  1。优化政务服务,实现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津贴补贴领取等老年人高频服务事项便捷办理,让老年人办事少跑腿。

  2。医疗、社保、民政、金融、电信、邮政、信访、出入境、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应保留线下办理渠道。优先接待老年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办事体验。

  痛点六:

  想跟上时代却求学无门

  仍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没能及时搭上“网络快车”,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想因“数字鸿沟”与社会脱节,但又苦于没有很好的“触网”环境。

  解决方案:多方面适老化改造、精准降费

  1。推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适老化改造。重点推动政务服务、新闻媒体、生活购物等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

  2。鼓励企业提供相关应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将无障碍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

  3。开展精准降费,引导基础电信企业为老年人提供更大力度的资费优惠,推出更多老年人用得起的电信服务。

  新华社记者吴雨安蓓(据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