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超市内的月饼销售专区红旗超市内的月饼销售专区
月饼销售专区月饼销售专区

  封面新闻记者 舒俊瑜

  随着中秋佳节临近,月饼重回消费者的视野,成都一些商超已经开始搭建月饼销售专区。

  行业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秋月饼消费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2022年月饼销售额达到243.8亿元。与此同时,经过两年过渡期,《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于9月1日正式实施,对月饼礼盒过度包装进行严格限制。

  在新的监管要求和消费趋势下,今年成都商超的月饼销售情况如何?呈现出哪些新变化?消费者选购月饼有哪些倾向?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200元内产品受欢迎 销售高峰期还未到来

  9月5日,记者在红星路两家红旗超市看到,月饼礼盒已经上架,不过款式并不多,也未摆在显眼处。它们的价格多为六七十元至200元,最贵的一款昆明冠生园梅花牌云腿月饼礼盒,售价为238元。

  温江区伊藤洋华堂入口处搭建起了“中秋国庆双节礼盒”专区,价格多为150元至300元,最贵的广州酒家流心点心礼盒售价为499元。礼盒产品不局限于月饼,还包括饼干、巧克力、坚果、麦片等组合装。

  “今年不打算买太贵的,家里人尝一下,一两百元的正好。”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坚果零食也是不错的选择,更适合老人、小孩。还有市民表示,会选择购买从几元一个到三四十元一斤不等的散装月饼,“丰俭由人”。

  线上销售渠道的情况是否也类似?记者查询发现,成都老牌月饼品牌南台月的天猫旗舰店内,月饼礼盒从75元至499元不等,其中热销第一名的是家庭装简装手工酥皮月饼,售价为92.9元至122.9元。

  一位盒马鲜生的店员表示,目前距离中秋节还有半余月,线下挑选月饼礼盒的顾客确实还不多,“过一段时间流量应该就来了”。有行业报告指出,中秋节前一周是销售高峰期,届时品牌会加大营销力度,用打折、满减、换购等优惠活动持续吸引消费者购买。

  重视健康意识 无糖、低脂、全麦款成“新宠”

  口味偏好一直是月饼销售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甜咸月饼之争,到苏式鲜肉月饼的异军突起,近年来一些“创新”、“奇葩”口味的月饼也成为人们的谈资。不过,对于五仁月饼的调侃,消费者似乎保持着长久的一致“默契”。

  记者通过线下走访和线上查询,发现今年月饼的主流口味仍然是以豆沙、枣泥、莲蓉、蛋黄、奶黄、果仁、椒盐为主的传统口味,以榴莲、生椰、柠檬、芒果、蔓越莓、乌梅、水蜜桃为主的水果口味,以纯巧克力、夹心巧克力、白巧克力为主的巧克力口味,以及以云腿、肉松、卤肉、牛肉、鲜肉为主的咸鲜口味。

  限制过度包装新国标实施 不少礼盒只有两层包装

  过去,许多月饼礼盒为吸引眼球,包装虽精美但过于繁复,遭到不少消费者吐槽:“大几百元买的都是包装材料。”现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明确规定,粮食及其加工品包装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其他商品不得超过四层。

  除了包装层数,新国标准第2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还对包装空隙率、包装成本等作出具体规定。包装成本方面,第2号修改单要求售价200元以上的茶叶和售价100元以上的月饼、粽子的包装成本在售价中的占比应小于15%,且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商品总质量方面,第2号修改单要求茶叶商品总质量应不大于内装物茶叶质量的6倍。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月饼礼盒已经删繁就简,只保留了两层包装,且没有看到月饼与其他产品混装的现象。星巴克的月饼礼盒还能“变废为宝”,消费者可将包装盒二次利用为邮差包、野餐篮或收纳盒。

  “瘦身”成功的月饼礼盒也得到了市民好评。邓先生告诉记者:“这样挺好的,商家就应该把心思放在食材、味道和服务上。”李女士也表示:“包装简约大气就行,大家都应该节约资源。”

  如今,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之下,撕掉奢靡“外衣”、简化层层包装已是食品行业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