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四川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落实各级政府办医管医责任、完善医院内部管理体系和机制、提升医疗服务和科研创新能力、健全药品耗材和医用设备供应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优化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协同高效综合监管体系、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10项措施。

  为让网友深入了解《若干措施》有关内容,7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访谈栏目推出《若干措施》解读,邀请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冰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冰(左)。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供图

  李冰表示,《若干措施》主要基于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提高人民群众生命质量、筑牢全民共同富裕基础和加快卫生健康强省建设等背景下出台,重点包括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医疗能力、优化患者服务、精细化运营管理和强化综合监管等方面工作任务。

  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8.89亿元支持市级医疗机构创建临床重点专科

  力争到2025年,100%的县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水平

  李冰表示,《若干措施》中提到“提升医疗能力”,包括全省层面,依托国、省、市大型医院,积极创建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疑难杂症及罕见病临床诊疗中心,实现大病在省内就能解决目标;市级层面,继续布局建设省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市级医院专病中心建设,减少群众跨区域就医;县域层面,强化县医院“龙头”作用,提升县域就诊率。聚焦基层社区和乡村,全面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我特别关心在市级和县级层面的支持力度,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网友菠萝蜜提问。李冰表示,市级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根据区域人口分布、经济、交通、疾病谱、就医流向等情况,统筹考虑不同层级、不同地区医疗机构和不同专业的发展现状,围绕肿瘤科、神经外科、妇产科、普外科等省内异市就医占比较高的专科,按照五大片区(成都、川东、川南、川西、川北),规划布局3个省医学中心和50个省区域医疗中心,目前已完成3个省医学中心和14个省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同时围绕各市(州)常见病、多发病和外转患者较多专科,推进市级医院临床专科建设,“十四五”以来,已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8.89亿元,支持市级医疗机构分别创建国家、省级、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170个、364个,各地各项目单位积极匹配项目资金,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上,我省累计90家县医院纳入国家“千县工程”,从2024年开始启动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通过加大专科建设、“组团式”帮扶和对口支援“传帮带”等综合措施,聚焦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和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提升县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25年,100%的县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水平,80%的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水平。

  截至今年6月

  61.51%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一次挂号管三天”、惠及近390万人次

  在“优化患者服务”方面,将加快建设健康四川“数智大脑”,构建两院(即互联网总医院、市县互联网分院)、两网(即5G远程专网、基层医疗卫生网)、一工程(即一云、一网、一平台、一体系、一大脑)信息化架构,形成便民惠民全方位、一体化、线上线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重点推进诊疗流程优化、分时段预约诊疗和“一站式”出入院服务中心建设,推广“一次挂号管三天”、床旁结算等。

  “文件提到推广‘信用就医’‘一次挂号管三天’等服务模式,什么时候开始实施?进展如何?”网友在访谈栏目提问。李冰表示,2023年6月以来,四川在部分市(州)开展信用就医试点,以绵阳市为例,信用就医已覆盖26家市、县级医院,累计使用4万余人次,覆盖全年龄段人群,签约用户就诊缴费时间缩短60%以上。

  关于“一次挂号管三天”,主要是为解决就诊当日检查检验不能完成或不能获取报告患者后期的复诊挂号问题。我省从2023年开始启动一次挂号多日有效的试点工作,截至2024年6月,61.51%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一次挂号管三天”,惠及患者近390万人次。下一步将在全省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广。

  被网友问及“政府层面如何保障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李冰表示,重点在推进机制、政策引导和投入保障上做到三个强化,如落实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六项投入”政策(即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同时将实时监测公立医院负债率,分类分级设置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警戒线,严控债务增量,疏解债务存量,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