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网站获悉,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24项重点任务,对县域医共体组建、管理、运行、服务能力提升和支持政策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

  深化城乡医疗卫生融合方面,提出要科学组建县域医共体、推进乡村一体发展、建立城乡联动机制。明确组建数量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人口较多或面积较大的县可组建2个以上县域医共体,不搞“一刀切”。2027年底前,符合条件的公办村卫生室全部转为乡镇卫生院延伸举办的村级医疗服务点,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等统一管理。建立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帮扶机制,城市公立三级医院每年至少派出3名专家驻守县域医共体进行帮扶指导,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县级医院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常年服务。

  完善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方面,提出健全管理体制、健全决策机制和落实县域医共体自主权。建立由县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机构编制、发展改革等部门及乡镇(街道)和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参与的推进机制。在岗位管理、人员招聘、中层干部聘任、职称评聘等方面赋予县域医共体更多自主权。

  健全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方面,提出推进资源集约整合、实行编制统一管理、实行岗位统一管理、实行人员统一使用、实行运营统一管理、推进服务互通共享和加强县域医共体监管。如设置县域医共体党务行政、医疗管理、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人力资源、财务运营等“十大管理中心”,作为县域医共体运行服务机构,不重复建设,实行集中办公。鼓励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中心药房,加强药品使用监测,建立缺药登记、调剂和配送制度,解决乡村居民用药问题。2026年底前,所有县基本建成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资源共享中心,基本建成肿瘤防治、慢病管理等临床服务中心,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2030年底前建成。2024年底前,所有县出台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方案。

  加强县域医共体服务能力建设方面,提出强化服务同质化管理、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重大疫情应对和医疗应急能力、加强医防协同融合服务。如建立县域医共体审方中心,鼓励探索建立总药师制度。统一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将辖区内重点人群划分为若干网格,推进社区健康管家签约服务。支持县级中医医院建立中药饮片供应中心、中药制剂中心、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和共享中药房。力争2026年底前所有县基本建成胸痛、卒中、创伤等急诊急救中心。围绕重点人群开展疾病预防、监测报告、筛查干预、诊疗护理、随访康复等一体化服务。探索建立县域医共体内疾控监督员派驻、考核、评价机制。

  激活县域医共体发展动能方面,提出加大政府投入保障、完善薪酬管理政策、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加强医保政策协同和建设数字化县域医共体。对适宜基层开展的肺炎、腹泻、高血压等各种常见病、多发病,逐步实现医保基金支付标准在县域内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同病同付”。对服务均质化、标准化程度高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探索实施县域内同城同价。2024年起,在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全面推开县域医共体建设,年底前85%的县(“三州”75%)达到国家紧密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