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串联起“上班的路”和“回家的路”,串联起生产区与生活区。美好环境把人才吸引过来,而公园,便和产业、居民和谐共生了。
从更深层次看,公园城市的建设也是一次引领经济组织方式的变革。通过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引擎,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构建形成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经济体系,让城市发展真正告别了工业逻辑。
以示范区扛起“新的发展模式”
成都,跨越龙泉山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明确指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对比过去的三大城市群:京津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再到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两个定位是全新的——不仅是首个布局在西部形成的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也是首个将“宜居”纳入定位的城市群。
这当然有天府之国宜居的传统,更不容忽视的是成都当下在公园城市建设上的示范意义。毕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两个中心城市是世界十大城市群当中唯一人口和经济双增长的城市群,成都“人才新政”实施的2年里,超过30万“蓉漂”人才用脚投票来到成都。
肩负起建设示范区的历史新使命,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不再着眼于某一具体领域或某一目标城市,而是寄托了未来城市的远大理想。
从成都出发,延伸的城市表达有很多。或是从中寻求解决“大城市病”难题的方案,或是根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或是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这些希望都凝缩在公园城市的建设中,凝缩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依归中。
凡事预则立。为了抵达远方,成都向前迈了一大步——跨越龙泉山,向东!
“东进”,不仅是要对人口和产业分布进行重塑,跳出盆地和东进扩容,使人口和产业的分布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经济发展的流向,更加匹配。从经济承载力的角度,更是要通过统筹规模、产业和空间,实现龙泉山东西两翼的产业体系功能互补,错位协同。
宜居,成都最宝贵的城市气质,也是最难得的竞争力。
“这一代年轻人和我们那代人不一样了,他们要诗意的栖居,哪里有高品质的生活就会选择留在哪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感叹“后浪”的变化,从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角度而言,“后浪”呼唤城市新的发展模式。
此前,北京和上海市都编制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探路城镇化进程的“下半场”逻辑,李晓江认为,成都刚刚挂牌的东部新区也是对“下半场”逻辑的探索。
成都东部新区以高质量的生活与服务吸引人,人才与就业人群吸引企业的发展逻辑,将实现“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这会是一座为“后浪”而生的未来之城。
东西协同,再看成都,疏密有致的空间、宜居宜业的环境。这座公园城市超越了当年的城市形态,却又保留了山水人文内核。即使放之遥远的未来,它在“下半场”的赛道里也毫不落伍,反而拥有后发超越的可能。
就在本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发布。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成渝与关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地区的两大核心引擎,承担着带动整个西部发展的重任。
这意味着,身担内陆门户重任的成都,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将扛下更多重任。
在公园城市的建设中,成都已形成聚人引人的环境、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面临新的挑战和重任,不用怀疑——这重任,成都扛得住!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