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科学城。 陈碧红 摄张江科学城。 陈碧红 摄

  同样瞄准产业新空间,成都正大力重塑产业经济地理。

  成都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以“人城产”逻辑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年间,14个产业生态圈和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初步成形、效应显现。

  2017年夏天,在距离成都市中心30余公里的兴隆湖畔,一座可观湖景的星巴克开放,彼时,被戏称为“最孤独的星巴克”。

  如今,它已悄然撕掉这略带戏谑的标签。“人来了、企业来了、游客来了,我们早就不孤独了。”从这间星巴克开业到现在,店员小刘体会深刻,“现在,高峰时间排队都会排到门外去。”

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

  “最孤独的星巴克”的成长背后,是一座科学城的长成。

  今年,6月,中国西部科学城亮相,推动“一核四区“联动发展,成都科学城作为其中关键“一核”。据成都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科学城聚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重点领域,落地成都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平台7个,引进国家级创新平台16个,校院地协同创新项目37个,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纵观成都,66个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如火如荼,但这还不够,将目光进一步聚焦,成都还需下“细功夫”。

  先看空间布局。在寸土寸金的上海,60平方公里的产业新空间是如何布局的?

  上海的探索是通过推动重点区域转型升级和存量用地盘活,促进资源有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来保障产业发展空间,这60平方公里被分布在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崇明区等九个区。

  《报告》指出,从上海对产业用地的分级分类经验来看,成都还可对市内产业用地进行详细梳理,并针对产业功能区用地,按其产业发展方向进行结构调整与升级,促进存量工业用地盘活利用;

  针对产业功能区外的零星工业用地,应结合产业发展全生命周期,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和增减挂钩工作,引导企业向产业功能区内转移和集聚。

  再看产业协同。《报告》分析,上海围绕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构建“1+19+N”的三级科创空间体系经验,成都市可围绕成都科学城构建“核心科学城-重要科创载体-环高校技术研发节点-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的多层级综合科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