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毅:多年前老机场落地双流之后,临空经济的发展让当地整体产业结构得到提升。有机场之前和之后的双流,在大家脑海里应该是两个形象、地位。

  新机场落地成都东部,这意味着东部也迎来了同样甚至更大的机遇。

  历史经验看,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这类别的业态在临空经济区很“吃香”,如何给这些业务提前做好规划?在交通等硬件设施上做好配套?这需要当地积极主动提前谋划。上级部门也应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汤继强:从规划看,成都东部的简阳将设立临空经济产业园,而资阳也在规划临空经济区,空港新城、简州新城等也新的概念也在不断涌出,这些区域应该如何协同发展、错位发展,从而形式相互支撑连片发展的良性态势?这同样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新区、新园目前正处于火热的招商之中,这期间的要素保障也一定要跟上,让项目更快更好落地。

  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是成渝地区参与“双循环”的新机遇

  记者:跳出成都南面、东面两个方向的“小经济”,新的机场格局能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什么?

  汤继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集群”。天府国际机场投入运营,自然是建设世界级机场集群的重要一步。

  要知道,当下四川把对外开放放在了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今年还将召开开放发展大会。双机场格局,无疑会提升四川对外开放的能级,让成都成为成渝地区的门户枢纽。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这个能级的提升就显得格外重要。

  盛毅: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的航空枢纽,它的辐射带动能力将覆盖整个西部地区。对于内陆地区来讲,打造航空枢纽是我们从内陆到前沿这个过程的必经之路。

  双机场的格局,将支撑起一条通往“一带一路”的大通道,这也是我们成为开放高地的大通道。这将大大促进四川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

  产业角度看,临空经济区能够聚集科技水平高、附加值高、生产效率高的产业,而这些产业的链条将向本地化作延伸,有利于当地经济融入全球产业服务链,让当地经济得到升级。成渝地区可从这些领域入手,找互补找协同,携手迈入全球产业价值链。

  曹允春:即便去年在疫情影响下,双流国际机场客流吞吐量也超过4000万人次,全国第二。去年货运的吞吐量也超过60万吨。其实在我看来,成都的这一数字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此前受制于单机场体量,这一空间没有被激活。

  而天府机场的投运,能力上看能将上述数字翻番。理想状态下,临空经济也能随之翻番。这意味着,这将有机会更好促进相关区域的经济转型发展。

  临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英特尔、富士康等项目在成都的落地与壮大,都跟成都航空运输能力息息相关。

  从位置看,双流国际机场、天府国际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三点一线,如果今后有机会协同配合起来,将构成新的运输体系,这一体系带来的运力提升,将为整个成渝地区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定位带来人流、物流支撑,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