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湖漂浮码头。成都东部新区党群工作部供图三岔湖漂浮码头。成都东部新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变体量思维为赛道思维

  以先进制造业和临空经济为方向,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航空制造维修、商贸物流等产业链

  不同于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项目的塔吊林立,三岔湖畔的未来医学城更像一处公园与建筑无界相融的“会客厅”:大片的草坪尽头,矗立着白顶弧形玻璃建筑,不远处的橙色空中步道蜿蜒衍生,站上去一眼就能看见在建的未来医学城科创空间,公路对面则是四川大学华西东部医院。

  “春节过后,‘会客厅’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拨客人。”成都未来医学城管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吸引他们的,除了美好的工作和生活场景,更在于“硬核”的资源。

  2月16日,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今年我省科技工作要抓好“十件大事”,挂牌运行天府绛溪实验室和天府锦城实验室位列其中。未来医学成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10月,天府锦城实验室1期的承载地未来医学城科创空间就将封顶。

  项目背后,思路之变更值得关注。“要从做大做全的体量思维转变为做细做深的赛道思维。”该负责人说道。

  对标国际顶尖。美国波士顿长木医学区,这个世界著名的健康、医疗教育和医学研究中心占地面积约0.86平方公里,年营收约80亿美元。未来医学城规划面积14.79平方公里,占整个成都东部新区面积不到3%,提出了“剑指世界级未来医学创新高地”的目标。

  这也是东部新区的兴产思路。“当前,新区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一张白纸好画图’的潜力优势也十分明显。”成都东部新区战略研究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前,成都东部新区2022年工作会议召开,明确要“以先进制造业和临空经济为主攻方向”。

  这与全省战略一脉相承。今年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选择经济总量靠前、制造业基础扎实的重点城市和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若干特色优势产业开展试点示范。如果说作为全省主干的成都必然是制造强省建设中的重点城市,那么成都东部新区,无论从自然条件还是产业承载空间来说,都有望成为重点区域。

  抓手已经确定。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立足资源禀赋实际,成都东部新区将主攻航空制造维修、商贸物流、智能硬件及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医疗、旅游业七大重点产业链。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

  国际航空门户枢纽优势渐显,108个未来社区全覆盖策划,今年还将实施宜业宜居品质提升行动

  2月15日,成资大道正式贯通,从资阳中心城区经成资大道到天府机场仅16公里。6天后,金简仁快速路二期、成龙简快速路成都东部新区段开通试运行,天府机场地面交通通勤效率进一步提升。

  自去年6月天府机场开航投运以来,已累计起降航班4.7万架次、旅客吞吐量54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2.6万吨。成都东部新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优势也日益凸显。

  目前,成都东部新区正在积极申建四川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北侧,空港型综保区呼之欲出。

  “我们对标国内外一流开放平台和空港型综合保税区,通过‘区港一体化’设计实现保税功能区和口岸功能区无缝衔接,建立‘一个系统、一次理货、一次查验、一次提离’的一体化大通关模式。”成都东部新区航空和口岸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申建成功后,这里将致力于打造国际供应链资源要素配置新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开放新平台和空港型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新典范。

  更多场景正在铺开。

  从轨道交通三岔站出来,步行不到10分钟就能到达三岔TOD,继续前行,很快就来到西南交大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的施工现场。未来,这里将充分体现“开放、融合、立体”的理念,建设“公共层—教学层—生活层”三层环绕的互动校园。

  这也是成都东部新区未来社区理念的重要体现。全覆盖策划108个未来社区,紧扣公园城市发展理念,东部新区将未来社区作为公园城市的基本单元,全方位提升社区人群归属感、舒适感、安全感。

  锚定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坚持以绿色发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成都东部新区提出,要大力发展锂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

  2021年,成都东部新区还引进成都七中等5所名优中小学,落户西南交大轨道交通学院等5所大学,2022年,将大力实施宜业宜居品质提升行动,推动提升产业承载力与改善民生同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