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金牛宾馆开幕。施小琳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牢记嘱托 踔厉奋发 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报告。

  未来5年,成都如何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报告对此进行了详细部署。

  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持续增强极核主干引领带动作用。聚焦“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齐心协力办好合作的事,促进成都都市圈建设走深走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更好引领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

  报告明确,要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巩固完善“一山连两翼”空间总体布局,持续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功能结构,促进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城市功能导向,以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为目标统筹基本功能,促进优质均衡、就近满足;以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引提升核心功能,推动提质增效、支撑引领;以突出区域比较优势为重点培育特色功能,实现各展其长、竞相发展。具体来看——

  中心城区要推动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升级、宜居品质提升,全面增强高端要素运筹、国际交流交往、现代产业支撑、文化传承创新、时尚消费引领等核心功能,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加快实现由中心集聚向辐射带动转变。

  城市新区要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产城融合、联动发展,围绕做优做强创新策源转化、国际门户枢纽、新兴产业集聚等核心功能,协同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新的增长极。

  郊区新城要发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优势,做优做强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等核心功能,推进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制造、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特色经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拓展超大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

  报告指出,要强化市级统筹、区域协同,建立健全人口导向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重大平台联动共建、差异化评估考核激励等制度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整体发展合力。

  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拓展全省主干

  报告明确,要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拓展全省主干。坚持资源要素同用、城市营运同体、竞争优势同构、公共服务同享,以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为牵引,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化成都都市圈,推动全省“主干”向成都都市圈拓展。

  落实到具体任务,要着力构建“两轴”、打造“三带”,共建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构建都市圈高能级发展空间载体,加快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构建完善内畅外联的高快速路网,推动铁路公交化改造提质,共同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共建高质量创新共同体和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促进教育同城共享、医疗均质发展、社保无缝对接、政务服务事项通办。深化干支协同,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联动川南川东北扩大开放、攀西川西北低碳转型,高质量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唱好“双城记”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报告提出,要唱好“双城记”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着眼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在川渝合作框架下,推动成渝都市圈“1+5”合作协议落地落实,强化双核引领、双圈互动,合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报告指出,要自觉担当极核城市使命,推动成渝都市圈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携手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协同推动中欧班列(成渝)高质量发展,联动畅通沿江客货运通道、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同拓展南向西向国际市场;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一城多园”共建西部科学城,协同打造成渝科创走廊,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推动金融市场和监管区域一体化,培育优势互补的现代金融产业,增强对实体经济和“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功能;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实施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协同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联动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和国际消费目的地,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