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图片由成都地铁提供

  近日,一名乘客在个人社交网络分享了回家途中在成都地铁见到的暖心一幕。一位车站保安将视觉障碍小姑娘扶上车坐下,一边叮嘱她注意听广播一边用对讲机联系后续车站准备接车。

  而更令人动容的是,途中另外一位拎着地铁保安制服的大叔上车见到小姑娘,开心地打招呼,这位乘客好奇地问大叔:“你们认识?”没想到大叔说:“我就在17号线上班,我都送了她两年了,咋不认识!”

  这位“下班了也会送她”的保安师傅叫严昌明,是成都地铁17号线车站保安。当晚刚下班的他像往常一样护送视觉障碍乘客余女士回家,没想到这一幕被热心乘客记录了下来。

  严师傅:“我和同事们送她回家快两年了,还会分享一些趣事”

  严师傅不记得第一次遇见余女士是在什么时候,只记得是接到车控室通知,车站某个进站口或者某列列车上有视觉障碍乘客需要引导,多几次后,他们便认识了。

  余女士出行经常是17号线换9号线换3号线“一开始我还需要问她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多聊几次就熟悉了,后来还会互相分享生活中有趣的事情,不再只是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关系,更像是好朋友。我和同事们送她回家也快两年了,每次车控室通知我有视觉障碍乘客需要引导的时候,我就知道她今天可能又出门了。”

  送余女士的不止严师傅一人,余女士每一次进站、换乘、出站都有工作人员引导,17号线、9号线的工作人员几乎都遇到过她,每次回家,当班的工作人员都会把她送上公交车后再返回岗位,这已经成为17号线工作人员的默契了。

  平时开总结会,严师傅他们也会将特殊乘客的出行路线、基本情况做总结,以便更好为乘客服务。严师傅说,“还有两位女同事,跟她住在一个小区,有时下班碰到,她们还会一起回家,把她送到单元门。她人也很好,非常阳光开朗,尽管由于后天原因导致视力障碍,但她坚持学习,目前正在读大二。在陪伴她出行的途中,她会跟我们分享学习上遇到的趣事,一路上笑声不断。”

  余女士:“因为有你们,我们脚下的障碍不再是障碍。”

  余女士从2012年开始出行主要选择坐地铁,以前一直有家人陪同。大概是2016年,她决定尝试独自坐地铁,第一次出门前她非常忐忑,向很多视觉障碍的朋友“取经”,如何进站、如何换乘、如何出站、万一需要帮助如何寻找工作人员……把可能遇见的情况和应对措施都问了一遍才鼓起勇气走出家门。

  结果进站下了电梯后,余女士还是紧张得手足无措愣在原地,幸好有个工作人员发现了她,便主动上前引导,就这样她完成了第一次独自坐地铁,“因为地铁工作人员的热心,这过程比想象中容易许多,也安心许多。”

  后来坐地铁的次数多了,余女士渐渐摸索出一套方法,就是沿着盲道、寻着安检口的声音往前走。还有一种方法是拨打服务热线,告诉工作人员她大概几点在哪个站进站,他们就会提前在进站口等待,带她乘车,从进站到出站,全程陪护。

  每次工作人员前来引导,他们都像老友见面,一见面就说:“我一猜就是你”。成都地铁特殊乘客的“无缝衔接”服务也在适应乘客出行需求不断优化升级,进站有人接,换乘有人带,出站有人送,让特殊乘客乘车的每个环节都被妥帖照顾。

  “现在的语音报站很智能,车上也有巡车保安,他们只要看到我都会问我在哪里下车,然后快下车还会来提醒我,坐地铁真的什么都不用担心。”余女士说。

  她说:“因为有成都地铁的工作人员在,我不管是去哪都很安心、很方便。感谢成都地铁所有的工作人员,因为有你们,脚下的障碍不再是障碍,我的家人也能放心让我独自出门。或许我需要帮助,但他们让我感受到的不是负担,而是真诚和温暖。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