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市农业产能功能区↑崇州市农业产能功能区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建成首批44个市级样板村镇、36个市级“三美”示范村,大邑县安仁镇、郫都区战旗村等8个镇村入选首批省级样板镇村;

  全域启动建设“天府粮仓”核心区,加快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0个以上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和100个以上的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区;

  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农膜及农药包装物回收体系全面建立……

  这一串数字,是成都乡村振兴的一个侧面。

  近日,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1年,成都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82.79亿元,较2017年增长1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26元,较2017年增长43.5%;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2:1缩小到1.81:1。同时,成都市已获批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作为一座超大城市,成都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记者梳理了几个关键词。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内的成都平原农耕文化馆。资料配图↑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内的成都平原农耕文化馆。资料配图

  形态:

  推进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

  要致富,先修路。乡村振兴离不开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为此,成都全力推进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的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推进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优化提升中心镇、其他镇、中心村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标准;同时统筹布局农村道路、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建立健全了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同时,成都完成了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社区发展治理促进条例,深化构建“党建引领、双线融合”机制;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建成首批44个市级样板村镇、36个市级“三美”示范村,大邑县安仁镇、郫都区战旗村等8个镇村入选首批省级样板镇村;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分步有序推进积分制、清单制实践,启动智慧养殖、智慧种植两个“一张图”,拓展智慧蓉城农业农村应用场景。

  功能:

  全域启动建设“天府粮仓”核心区

  为提质打造“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成都市划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同时全域启动建设“天府粮仓”核心区,加快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0个以上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和100个以上的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区,基本实现全域粮食生产园区化;创新实施粮食生产规模经营补贴和都江堰精华灌区水稻恢复种植补贴等支持政策。

  在“菜篮子”稳产保供方面,成都制定了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十条措施,分级建立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统筹抓好生猪产能恢复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以及生猪调运监管;同时稳定60万亩常年蔬菜保供基地,制定应对大规模疫情防控农业生产保供预案,开展“菜篮子”产品全产业链信息监测。

  另外,成都市出台《成都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和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编制完成24个镇级涉农片区农业现代化建设专项规划,完善“4+6”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分产业制定专业化政策工具,做实优质粮油、生猪畜禽等4大保障性产业,做优现代种业、数字农业等6大引领性产业,聚焦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智和项目攻坚会战,累计创建国省市县现代农业园区93个;同时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和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布局成德川芎产业园等示范项目。

  转型:

  持续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乡村随着时代一直在变化。成都乡村振兴未来的方向在哪里?据悉,成都将持续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同时落实“河湖长制”,实施净排水一体化工程,创设排水口“口长制”,在全国首创成德眉资河长制同城化E平台,推行“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创新推广“林长制”,提速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温江区万春即将成熟的稻田 资料配图↑温江区万春即将成熟的稻田 资料配图

  在农业农村绿色转型方面,成都将统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户厕改造,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92.3%,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4%;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农膜及农药包装物回收体系全面建立。

  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摄影记者 陶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