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任鸿)3月30日15时,西昌市泸山发生森林火灾,直接威胁马道街道办事处和西昌城区安全。火灾发生后,省州县先后组织2000余人开展扑救。不幸的是,3月31日凌晨,在赶往火场路上,风向忽变,宁南县18名专业扑火队队员以及当地一名向导被大火包围,最终遇难。

  风向为何突变?这样的情况能否避免?记者专访了原国家森防指专家组成员、森林与草原防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高潮。

  问:森林火灾可不可以不扑救?

  王高潮:我们提倡“有火就打”,尽量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因为森林资源被破坏影响的是整个生态环境,引起气候变化、水土流失等。特别是在川西地区,山很高、土层很薄,植被要恢复起来很难,长出小树甚至都要十年时间。因此,森林火灾防灭工作十分重要。

  但我们讲的“有火就打”并不是说打火的时候直接往前冲。森林火灾扑救危险系数高,要讲究战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展扑救工作。一方面是提倡“打早打小打了”;另一方面提倡,要多用间接灭火的方式展开。

  问:风向为何会突变?

  王高潮:川西地区,三四月份都是旱季,风干物燥。凉山地处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区,这里山很高、沟很深,容易起大风且风向本来就多变。

  而在森林火灾发生之后,燃烧物产生的热空气上升后,冷热空气对流,极易“扰乱”风向,再加上复杂的地形变化,风向很容易突变。

  问:风向突变带来的危险可否避免?

  王高潮:一般来讲,我们提倡夜间打火,从凌晨五六点开始打到第二天十点前结束。因为夜间打火风要小一些,同时,地上湿度大,利于扑火。但夜间打火也有其危险性,这时候,指挥员的经验就很重要了。

  比如沟谷地形,原则上要随着火的尾部和两翼来打,不可在上风向的区域打。在打火的过程中,要留好退路,比如在树林比较少的地方烧出一个安全区,作为紧急避险的地方。同时,观察哨特别重要,比如发现远处五六百米外已经形成了树冠火,就应该撤离避险,而不是继续前进。

  总之,一方面从战术训练部署上来尽量减少风向突变带来的危险。另一方面,扑救川西高山林区森林火灾,要坚持直接灭火与间接灭火相结合,复杂地形和气象条件多变地区更要以间接灭火为主,才能有效扑灭森林火灾,确保扑救人员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