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成栋 邵明亮 文/图

  7月末的一夜大雨后,刘俊献赶忙来到村口,村道一侧的埋沟在雨水冲刷下,又被侵蚀了不少。这让身为安岳县南熏镇太益村8组组长的他难受不已:半年前动员乡亲们挖的埋沟,到现在还是没能埋下自来水管。

  过去一年多,地处资阳市安岳县与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交界处的太益村一带8个村民小组共计83户村民,一直期待着能接入相邻的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农村自来水管网,解决饮用水难题,并为此自筹了资金。但一年多过去了,因为当地的一项政策,这一打算却眼看着可能成空。刘俊献他们想不通:明明是大伙自己筹钱修自来水管,本县水厂目前又没有能力供水,为啥政策不能放行?

  究竟是什么政策挡住了村民改善饮水之路?近日,四川日报·川报观察民情热线(028-86968696)记者实地采访调查。

  叫停

  村民常受缺水之苦

  想要跨行政区并入邻市自来水管网却被叫停

  “我们缺水啊。”南薰镇原玉河村5组(去年底,太益村和玉河村合并,但暂时仍维持此前基层组织运行)组长刘隆军说,村民筹资引自来水,是因为吃够了缺水的苦头。

  每年入秋到来年雨季前,当地几乎都要面临缺水难题。在太益村一带,水井往往春节前后就已干涸。开春之后,低洼地带的堰塘就成了最后的水源,家家户户只能到堰塘挑水用。

  从堰塘挑回来的水比较浑浊,村民需要在水里撒上盐巴,沉淀两天以上才用来做饭或烧水饮用。

  “没得水,我很难挣更多钱。”谈到自己的“增收大计”,唐正群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作为太益村二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此前在县镇村三级的帮扶下,唐正群建起了养猪场,可冲洗猪圈等耗水量实在太大。丰水期还好,可以抽取井水用,每到冬春干旱季节,她就要缩减自家的养殖规模——丈夫和女儿先后患病失去劳动能力,年过六旬的她也没有能力到一公里外的堰塘挑水养猪。

  “我也不晓得还能挑多久。”太益村1组组长刘玉林说,由于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挑水的活计大部分落在了老年人身上,“六七十岁的年纪,随便摔一跤,都不得了。”

  “缺水问题的确存在。”南薰镇党委书记方昌龙透露,今年4至5月,当地曾遭遇春旱。为保障包括太益村等部分缺水村社的人畜饮水,镇上还动员党员干部等组织了多支送水分队。

  困则求变。去年10月,参考附近村组成功经验后,太益村一组、二组等八个村民组83户村民自发推举出代表,与附近的内江市东兴区团龙源水厂对接,希望接入该厂供水管网。双方约定,自来水管网的初始运营水价为2.95元/立方米,如果后面涉及到二次加压等成本增加,水费就要增加到3.5元/立方米。今年初,太益村、原玉河村的八个村民小组组长,陆续收齐了本组村民的筹建资金,但还没等到交给水厂,工程却被叫停了。

  “原计划说是年初动工。”团龙源水厂相关负责人说,此前水厂的确承接了南薰镇部分村社上百户农村自来水建设和运管业务。不过,这一计划,已在今年年初被安岳县方面“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