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

  乐山大佛千年前设计了精妙排水系统

  乐山大佛屹立江岸上千年,为何仍能不失往日威仪?记者了解到,这尊耗时90多年开凿的大佛,建成时不仅有精妙的排水系统,还有大像阁挡住了风吹日晒。

大佛发髻排水通道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供图大佛发髻排水通道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供图
大佛耳后排水通道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供图大佛耳后排水通道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供图
乐山大佛内部排水通道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供图乐山大佛内部排水通道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供图

  彭学艺介绍,历史上的乐山大佛曾被一座近百米高的重檐木结构建筑大像阁所覆盖。晚唐诗人薛能曾在《凌云寺》一诗中写道:“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这表明乐山大佛大像阁在唐代已经存在。大像阁的修造,让乐山大佛免于了日晒雨淋,也让前来礼佛的善男信女可以在阁内层层攀援,更近距离朝拜。

  然而,乐山常年降水丰沛,大佛更处在三江汇流处,红色砂岩的质地相对疏松,山体必然常年潮湿。为了保护大佛本体免于渗水危害,古人在开凿之时便设计了排水系统。

  这套排水系统隐秘分布在大佛的耳后、肩部和胸部。大佛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站在大佛左右两侧面台,两处洞穴赫然入目。大佛胸部背侧两端也各有一洞,互未凿通,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对于这些洞穴廊道的功能,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是大佛开凿时留下的工人施工通道,也有人认为是藏经洞。但彭学艺介绍,这些廊道的底部有一定的倾斜部,客观上形成了排水沟的作用。而且排水沟靠近山体的一侧,还可见石灰质的钙化物;靠近大佛一侧则比较干燥,所以综合而言,这些孔洞应该兼具了修筑通道、礼佛通道以及排水通道等功能。

  对大佛本体排水的重视,还体现在历代工匠对大佛的维修上。彭学艺说,大佛以前有大像阁遮挡,并不需要在佛头部分修建排水系统。后来大像阁被毁,为了避免大佛脸部被雨水冲刷形成苔痕,于是在发髻处新开了排水道,有意识地把雨水引流到大佛背后排出。游客远观不易发现,但只要细看,就能看到大佛头部的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这个精巧的设计,还曾被清代诗人王士祯专门写诗赞叹:“泉从古佛髻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