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泽寺温泉出水。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皇泽寺温泉出水。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野外分析岩石岩性。野外分析岩石岩性。

  四川盆地就像一个聚宝盆,人类在盆地里繁衍生息。在看不见的地下,不同地质时期的地层叠加生成,各类物质相互交织,组成了一个看不见的精彩世界。

  在这个方形盆地的地下世界里,埋着恐龙化石,还有很多种珍稀矿产,它们安静地睡在地下,封印成一座座宝藏,等着和人类的会面。但有一样东西不同,它从历史走来,却时刻与当下的大自然保持紧密交流,它就是温泉。近日,记者跟随“温泉猎人”上山,寻找藏在“盆子”里的温泉,并以温泉为窗口,一窥四川盆地地下的秘密。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A 温泉藏在哪?

  “找温泉就像小时候玩的丢手绢,手绢是它丢给我们的信号,我们循着这些蛛丝马迹去‘抓’它。”5月31日,四川省地矿局工程师刘晓华来到广元市利州区皇泽寺温泉,从2015年开始,他和团队就在这一带展开温泉“捕猎”行动,2018年成功打出温泉。如今项目即将验收,每隔半个月左右,他们都要到现场对温泉做一次“体检”,把水温、水量、水质等信息记录下来,厘清温泉“产量”,为今后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

  这次观测赶上“六一”儿童节,刘晓华用小时候玩过的丢手绢游戏比喻找温泉的过程。记者不禁好奇,温泉丢出的“手绢”究竟是什么?

  “就是这些石头。”车行15分钟,又在崎岖的山坡上爬行了半小时后,刘晓华带记者进入一片密林,他指着周围隐隐裸露的石头说,这就是温泉丢出的一小块“手绢”。

  仔细看,面前的石头可谓“泾渭分明”,右边的一片呈现灰黑色,像书页一样层层堆叠;左边的一片颜色较浅,灰白色为主,有些泛黄,远看是紧实的整体,近看有细密的溶蚀裂缝,用放大镜细看,能看到岩石上针眼一样的孔隙。

  刘晓华拿起地质锤从灰白色岩石上敲下一小块石头,又从背包里拿出稀盐酸试剂,滴上一滴,石头上就像小金鱼一样吐出一串白色泡泡。“这是典型的碳酸岩,这些孔隙和裂缝就是温泉藏身的地方。”刘晓华解释说,这些碳酸岩主要为三叠系、二叠系灰岩地层,它们有很好的储水功能,被称作“储水层”。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这个本该深埋在地下数千米的地层被挤压抬升与剥蚀,部分露出地面,露头部分就是温泉丢给人类的“手绢”。

  如果把山体像切西瓜一样纵切一 刀,皇泽寺温泉的储水层的地质剖面就像一只牛角,角尖顶出地面,吸收大自然的雨水和地表径流,岩石的空隙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把地表水运送到牛角的“肚子”里。经历了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长跑的地表水,在岩石的缝隙中穿梭,吸收了不少来自“储水层”的矿物质,等到了“牛角肚”的时候,它们已经成为矿泉水。在这里,来自地球深部的热量不断加热这只牛角,矿泉水被加热,就成了温泉。

  温泉要生存下去,光有储水层还不够,密林里那些露出的灰黑色岩石,被称作“盖层”,它们像盖子一样“罩”着储水层,让温泉水乖乖待在“储水层”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