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专家走近“格聂之眼”细细观察,从“瞳孔”往外,植被共形成了4个圈层,每个圈层的品种不尽相同,因此呈现不同的样貌,这是“眼睛”底色的基础。省林科院生态所副研究员潘红丽拿出科考记录本,蹲在地上一边判识一边记录。不一会,本子上就写满一串名称,潘红丽有些吃惊:“一个小水凼,就有40多种植物。”
潘红丽介绍,“瞳孔”部分的水草主要是喜湿的杉叶藻、水蓼,最外围的则是喜干的大花刺参、马蹄黄等植物,此外中间还有两层“中间植物”,包括苔草、高原毛茛等,它们需要与水“争地”,水量丰富的时候植物消失,一旦湖水干枯泥土裸露,植物就迅速抢占领地。
另一路从天空观测的科考专家们也有新发现,“格聂之眼”,并非“遗世独立”,它的附近还有多个“小眼睛”。专家们打开卫星地图,进一步比对“小眼睛”的位置,惊讶地发现,它们可以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也就是说,所有的“眼睛”排成了一队。
“这不是巧合,是地下水在‘指挥’它们。”这一发现让科考专家十分兴奋,经过初步判断,专家认为“格聂之眼”上游的草甸有一条“水脉”,就好像“泪腺”一样,水从地下渗出,给这一串“眼睛”补水。下一步,专家计划针对“格聂之眼”开展地下水监测,进一步了解水循环过程,为水源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探寻古老文明的印记
雪山圣地孕育康巴文明
以格聂命名的这块地方,足足有500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几千人。千百年来,这朵“莲花”在漫长的岁月中静静地固守着自己,接受着虔诚信众的朝拜,也拒绝着外界的喧嚣。相比沙鲁里山系中早已名声在外的稻城亚丁,格聂在一众“兄弟”里显得十分低调,很多游客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此次科考,专家们沿着朝圣格聂小转山路线一路溯源,寻找古老文明的印记。车行到新冷谷寺,公路就到了头,剩下的20多公里只能步行前往。冷谷沟是格聂众多沟流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文明的集大成者,格聂所在之地被称为“岗波圣地”,半源于此,“冷谷”为藏语音译,意为圣地之门。格聂不仅仅是涉藏地区群众的精神寄托,更是康巴地区文明的源头之一。
从地理角度来看,每年夏季,当水汽充沛的季风掠过高原之时,遭遇格聂神山的阻挡,在高山地带形成降雨和降雪,这些冰雪就像一座巨大的固体水库,在慢慢的消融中,为四周的无量河、硕曲、定曲等河流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源。正是这些高山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理塘高原上才有了水草丰美的四季美景,康巴地区才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明。
富饶的理塘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从理塘穿过毛垭大草原,从格聂直插芒康,格聂山下的河谷与古道,是康巴南部通往拉萨的必经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来自四川盆地的茶叶通过牦牛运输队走向西藏,换来藏地神秘的香料和草药。驿道上又分叉出蛛网般的茶马古道通往巴塘、乡城、稻城各地,这些茶马古道与格聂朝圣之路重合,搭建起一条条汉藏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斗转星移,古道已经沉寂,但文明的交互仍在继续。318国道穿过理塘县城,操着全国各地口音的游客跋涉千里只为一睹格聂真容;理塘的松茸和冬虫夏草源源不断走出大山,甚至远渡重洋摆上外国人的餐桌;理塘小伙丁真因为互联网而爆红,理塘也一夜“出圈”……随着川藏铁路的修建,格聂神山的美景和传说还会传得更远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