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张彧希

  7月21日,省统计局发布“建党百年数说四川”系列之十一,对四川工业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展现四川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腾飞。

  基础由弱变强

  新中国成立前,四川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主要特点是“三白”(白糖、白纸、白盐)手工作坊。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工业生产以生活资料为主,纺织、食品、缝纫等轻工业占八成左右,装备、能源、化工等重工业发展严重不足,不仅门类单一,而且技术水平低,国有和集体经济所有制类型包揽所有企业,长期面临管理水平低、原材料供应不足、市场销售不畅等困难,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改革开放后,四川工业逐步形成三大门类(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齐全,涵盖41个大类行业、190个中类行业、497个小类行业的工业体系。

  “十三五”以来,四川聚焦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五大现代产业和数字经济为引领的“5+1”现代工业体系,打造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新一代网络技术、大数据、软件与信息服务、航空与燃机、智能装备、轨道交通、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等16个特色产业集群。

  规模不断壮大

  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工业非常“穷”,1952年工业总产值仅16.1亿元,增加值不足2.5亿元。在“一化三改”、四个“五年计划”和三线建设的推动下,1978年工业增加值达到59.4亿元,1984年首次超过100亿元。1992年后,四川工业进入较快发展时期,1994年工业增加值超过500亿元,1997年超过1000亿元。2007年开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四川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9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5000亿元。2013年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10000亿元。“十三五”时期,四川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202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3428.7亿元,较2015年增加1343.7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总量的5.6%,居全国第六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280户,较2015年末增加1942户。成都市工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宜宾市、德阳市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绵阳市工业增加值迈向1000亿元大关。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工业在高度计划经济中快速布局并发展,陆续落地了一大批国家重点大型骨干企业,如攀枝花钢铁厂、江油长城钢厂、西南铝加工厂、乐山轧辊厂、绵竹东方汽轮机等。改革开放后,四川不断做大做强本土企业,如五粮液集团、四川长虹、四川电力等;大量引入优质外资企业,如英特尔、鸿富锦、戴尔等。2020年,在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64户。鸿富锦、五粮液集团、四川长虹、四川电力,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戴尔、攀钢集团、川威集团,企业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中石油西南油气田、纬创资通、四川石化、四川中烟、一汽丰田、仁宝电脑等21户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结构华丽蜕变

  新中国成立以前,四川工业主要零星分布于成都等中心城市和长江、沱江等流域部分沿江城市,大多数地区几乎没有工业,布局极不平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一五”计划、“大小三线建设”的推进,四川工业布局不断集中集聚。1978年重点产业分别是机械工业、食品制造工业、纺织皮革工业、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6.1%、17.7%、12.6%、12.0%和10.9%,合计达到79.3%。改革开放后,四川工业布局不断调整优化,实现从沿江向平原推进、从城市向郊区扩散、从盆底向盆周拓展,逐步形成以成都为中心,以宝成线和成渝线为主轴,以绵阳、德阳、泸州、宜宾、南充、达州、乐山等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工业梯度布局,一大批工业大县加快涌现。

  “十三五”期间,四川大力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1.1%,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47.3%和50.1%;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6%;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居全国第十位;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已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培育近40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上云”累计超20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