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建避险点,鼓励提前储备粮油
碎石地面、红砖小路、蓝色和迷彩帐篷,在卧龙镇卧龙关村头道桥组刘家大地,有一个临时避险点,旁边竖着一块绿色指示牌。
“这个避险点在20多天前完工。”刘刚说,这里安装了14顶帐篷,可基本满足道桥组206名居民临时避险。帐篷有大有小,里面放置了高低床,被套等因防潮放在了储备室里,已通电。
特区提前制定了应急避险安置方案,专门针对月亮湾、沙湾等重点隐患点制定了撤离方案,明确了接到预警信息后谁来通知、组织,到哪里避险等要求,还组织了多次应急避险演练。
目前,特区已建设多个临时避险点,配齐油料、水泵、电筒、铁锹等防汛物资,提升抢险救灾能力。
防汛救灾,粮食储备很关键。为此,特区鼓励群众和经营户、小卖部提前储备至少满足20天的粮油米面等生活物资,以防极端情况吃穿有保障。
[记者手记]
不求人定胜天,但求全力以赴
行走在特区,最大的震撼是2008年汶川地震留下的“余痛”:葱葱郁郁的大山上,出现一道道裸露的“伤疤”;上一段还湍急的水流,到了下一段因为河道中滚石堆积阻挡而变得平缓;还有国道350线上凹凸不平的公路,几乎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像豆腐干一样的“补丁”。
当地干部群众说,2008年以前当地没有“汛期”一说,地震对特区的影响实在太大,而且影响深远。卧龙特区,也因为一次次汛期断道成为“孤岛”。
不过,条件再差,情况再难,也不容退缩。因为,这里是人类和众多珍稀动植物的家园,退无可退,只能修复好、守护好、发展好。
地震的影响将持续,自然环境的恢复需要很长时间。我们需要坚毅的定力,把目标看清,把步伐迈实,从完善一个个细节做起,筑好一道道护栏,搭好一顶顶帐篷,做好一次次巡护。
不求人定胜天,但求全力以赴!从特区的防汛努力上看,当地已经注重打好提前量,并主动谋划、主动作为。这样的精神和思路,应该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与大自然角力,如果每一次都能减小一点损失,在某种意义上,也应被看作一次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