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二:是否能成为成渝“双核”的“催化剂”?

  “好快!”活动现场,有人这样感慨。这里的“快”,不是指高铁时速,而是指落地速度。

  2020年1月,国铁集团进行勘察设计招标,拉开了成渝中线高铁的前期工作;今年8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到今天的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历时不到2年。这样的速度,在国内高铁中属实罕见。

  推进之快,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息息相关。“规划建设成渝中线高铁,是铁路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国铁集团建设部负责人直言,成渝中线高铁项目从前期工作启动以来,就以“加速度”在推进,在短时间内,组织地质调绘8000平方公里,开展全线勘察设计,精心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先行。”去年以来,国家层面出炉的涉及“双圈”多个规划,都在强调“双核引领”——这让加强两个“极核”直连,愈加重要。

  对比能实现直连的4条铁路大通道,里程最短、速度最快的成渝中线高铁,被寄予厚望。这也符合铁路部门对其定位:“强化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成渝中线高铁的两头,东连重庆科学城、西接成都东部新区,都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区域”,位于中部的乐至县也已在规划建设高铁新城。种种迹象,让人对这条“经济大动脉”充满期待。

  放眼全国交通布局,沿长江正规划建设全程时速350公里的沿江高铁通道,串起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特大中心城市,全线建成后,通道两端的成都至上海,单程旅行时间将压缩至7小时左右,仅为目前两地间最短铁路旅行时间的2/3。快速连接成渝第四“极”与全国其他主要城市,未来,作为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中线高铁,将如何发挥作用?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