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石小宏

  10月5日上午,来自重庆的游客陈列来到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博物馆入口处,与其他游客一样,戴口罩、查健康码、扫场所码、测体温等一应俱备后,进入了博物馆。

  国庆7天长假,人员流动量成倍增长,在新冠疫情仍未结束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做到既满足人们的休闲需,又能有效做到防疫到位?一旦出现疫情是否能及时处置?就此,记者对成都部分人员密集场所和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采访。

  人员密集场所基本都执行“扫码”

  爬楼大熊猫的IFS成都国际金融中心,是不少游客的打卡地。10月5日下午3点,当记者来到这里时,密织的人流穿梭,人群中绝大多数都戴着口罩。沿着电动扶梯上行,记者看到,醒目的标示牌上提示着人们要出示健康码、扫场所码等。排队的人群自觉拿出手机进行着操作,尽管人流量大,但没有人抱怨或强行通过。从广元来的张先生告诉记者,非常理解和支持这样的做法,毕竟这是为了大家的健康。

  与IFS相邻的太古里,同样执行着严格的防疫措施。

  “尊敬的游客,请出示健康码……”提示音反复播放提醒游人,在排队“刷码”的人群里,个别没有戴口罩也会及时被保安人员发现并及时纠正。

  当天,记者又先后来到宽窄巷子、武侯祠、杜甫草堂等景点,所见之处无一不是口罩、健康码、场所码、体温等防疫措施执行到位。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有不少新人选择在国庆期间举办婚宴,但举办婚礼的个别大型餐厅,尽管同样人流量大,但并没有对进入餐厅的人进行查健康码、刷场所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