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举措:分类施策,保护高原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

  水土流失一直是困扰我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依据2019年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我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4198平方千米,占我省黄河流域面积的22.4%。

  但经过系统治理,我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遏制。

  2019年以来,四川就启动了《四川黄河流域片区水生态修复及湿地保护综合规划》编制工作,旨在对黄河流域的水生态状况进行全面系统规划。

  如何治理水土流失,四川给出的答案是分区防治、分类施策。

黄河在若尔盖县唐克镇形成“九曲黄河第一弯”的壮阔美景黄河在若尔盖县唐克镇形成“九曲黄河第一弯”的壮阔美景

  “我省黄河流域属于金沙江岷江上游及三江并流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根据流域内不同特点,我们又将其进一步细分为若尔盖丘状高原和石渠高原两个生态维护水源涵养区,分类施策。”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若尔盖丘状高原,重点采取退牧还湿、填沟保湿、增加植被等措施加快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而在石渠高原,重点采取在宜农区结合拦沙、蓄水、滞洪、防冲等,修建中小型水利水保工程来减少水土流失。

  “防治水土流失,管住人是关键。”省水利厅水保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还扎实开展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以此为契机,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手段,及时精准发现并严格查处生产建设活动违法违规行为,严控人为水土流失。

  “这两年我去了若尔盖县和红原县的多个湿地,发现不少湿地水位明显上升。”阿坝州政协副主席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说,“这是我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改善的有力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