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创新
向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动力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改革开放新高地。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认为,这既是目标也是路径,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向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动力。
《规划纲要》将“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作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聚焦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和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战略性产品开发,在四川天府新区、重庆高新区集中布局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科教基础设施,引导地方、科研机构和企业建设系列交叉研究平台和科技创新基地,打造学科内涵关联、空间分布集聚的原始创新集群。
“创新资源本身在空间上具有高度集聚性。”负责主持了多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课题的省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洪萍认为,要打造原始创新集群,首先应该整合成渝地区科创资源建设创新平台载体。当前最重要的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主要承载区,以“一城多园”模式与重庆共建西部科学城,前瞻部署前沿基础研究,打造成渝绵“创新金三角”。
具体行动已落地开展。川渝两地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5月底,重庆市·四川省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40个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关系当下、关乎长远的基础科学项目和协同创新平台。更多科技合作也在推进。目前,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川渝合作共建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科技创新项目稳步推进。在人才上,川渝已实现近3万名科技专家资源共享。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两地还共同设立了50亿元科创母基金。
用改革破障碍,向改革要红利。《规划纲要》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明确要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科研体制、跨行政区经济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
近段时间,以市场化为原则,川渝两地推动两省市相关企业采取共同出资、互相持股等模式促进港口、班列等资源整合、高效运营的消息不断。9月2日,川渝两地港航物流龙头企业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和四川省港投集团,携手组建新的合资公司,共同发展集装箱航运、港口和航运配套业务。9月8日,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与成都经开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无水港,并推动双港联动发展。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规划纲要》还明确提出,支持在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等地率先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等。
川渝高竹新区,就是这一背景下的新产物。年初,川渝两省市政府联合发布批复文件,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该新区涉及重庆市渝北区124平方公里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138平方公里。杨继瑞说,作为目前川渝两省市批准率先启动建设的唯一一个新区,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它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尤其是毗邻地区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跨省域一体化发展方面,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