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游客巴士,坐观光索道,爬乱石雪山。10月25日上午,经过2个多小时、变换3种上山方式后,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科研处工作人员张伏终于来到17号冰川脚下。受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委托,他今天要围绕17号冰川采集雪样、冰样、水样。

  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冰川消融加速,作为全球海拔低,面积大,年纪轻,也是离中城市近的冰川,达古冰川也面临这一问题。近年,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景区17号冰川组织开展试验,应用地球工程学措施给冰川“盖被子”,试图找到减缓冰川消融的人工干预方法。

  冰川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而且是反映气候变化的记录器和预警器。达古冰川“盖被子”试验,是全球寥寥几个走向实践的SRM(太阳辐射管理)试验,它对于应对全球变暖、缓解冰川消融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10月15日,在达古冰川应对气候变化与减缓冰川消融学术研讨会上,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文定清说,冰川“盖被子”一年,减缓冰川消融厚度达1.5米,这为景区生态环境科学保护作出了有益探索,提供了思考空间,坚定了发展信心。

  五年面积减小了69.64%,达古冰川正走向“消失”

  达古冰川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岷江上游,属于长江流域。达古冰川属于海洋型冰川或温型冰川,是我国海洋型冰川纬度最北、最东的冰川分布区。据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作为罕见的现代山地冰川,达古冰川形成于第四纪冰期。

  达古冰川被称为“冰川遗迹百花园”。冰川侵蚀地貌包括冰斗、槽谷、刃脊、角峰、羊背石、冰川磨光面等;冰川堆积地貌有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冰川冰面地貌涵盖了冰瀑、冰裂隙、冰面河、冰面湖、冰塔林、冰蘑菇等。达古冰川现存冰川10条,总面积为0.41平方千米,区域最大冰川面积为0.17平方千米,其中,已开发的17号冰川,现已分裂成3部分,冰川面积分别为0.043平方千米、0.048平方千米、 0.050平方千米。

  中国气象局成都气象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李跃清介绍,在全球气候变暖下,近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主体增暖时间早、强度强、整体性好,川西高原和川渝盆地与此类似,不过时间、强度有一定差异,表现出复杂地形影响的局地化。“虽然气候响应具有区域差异性,但青藏高原主体及其东部川西高原,以及东侧川渝盆地的区域气候都表现出变暖的主要特征。”李跃清强调。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在黑水县城上高中,每年过年前后县城都要下大雪,老师就组织学生上街除雪,最近10多年,除了山上下雪,县城几乎停不起雪了。”黑水县纪委监委驾驶员扎西说,他感觉这就是气候变暖造成的。

  受气候变暖影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8年4月出具的《达古冰山(达古冰川原名)冰川旅游研究项目总结报告》显示,过去五年间,达古冰川冰面面积减小了69.64%,冰川消失了4条。如果不加强保护,达古冰川区现有冰川资源将很快消耗殆尽。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王飞腾表示,过去几十年,随着气候变暖,全球各地的大多数冰川开始快速退缩。达古冰川属于青藏高原东缘,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尤为敏感,因此,应用人工手段减缓冰川消融尤为迫切。

  2013年,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就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合作,在冰川变化监测、冰川保护、冰川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2018年,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下设的冰冻圈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决定进行冰川消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