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严格管理和校内提质增效协同发力

  阶段性成效

  ●停止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

  ●全省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

  四个方面抓落实

  ●不断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

  ●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

  ●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双减”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2月24日,记者从2022年全省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去年我省“双减”“双规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我省将把“双减”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市、县两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点内容,找准问题根源,坚持校外严格管理和校内提质增效协同发力,稳妥有序推进。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江芸涵

  三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重点任务如期完成

  去年,我省“双减”“双规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制定《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停止审批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治理“公参民”学校。

  制定《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营改非”“备改审”“政府指导价”三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重点任务如期完成,全省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其中转型和注销占比达92.5%。21个市州均出台并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政府指导价,学科类培训收费价格大幅度压减。

  全省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参与学生698万名。3个案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成都市试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学生“五项管理”落地见效,全省中小学生作业时间控制达标率100%,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降至49.3%,比全国低3.4个百分点。

  实施“十四五”三个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今年,我省将从四个方面聚焦“双减”工作抓落实。

  不断提高校内教育教学质量。要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深度学习,注重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打造一批名师工作室,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构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卓越教师成长体系。加快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开齐开足课程,有效解决教师不够、资源不足等突出问题。

  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健全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保障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体育、艺术、劳动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推动作业管理制度化常态化。教师、学生、家长要同向同行,形成家校协同落实“双减”的良好局面。开展“百名校长亮方案、千名教师献优课”课后服务课程设计展示,建设“云教1+ 1”中小学在线课后服务平台。

  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巩固学科类培训机构治理成果,节假日、休息日要坚决关停学科类培训机构,将学生参与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考核评价。完善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实行教员学员实名制管理。开展校外培训联合执法,重点查处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展超纲超前培训、非学科类机构开展隐形变异培训、“注销停办”等无证无照黑机构开展“地下”培训。要密切跟踪监测非学科类培训,防止出现新的野蛮生长、制造新的焦虑。推进高中阶段学科类培训参照义务教育阶段严格执行,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不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实施学区制治理和集团化办学,促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县域普通高中、特殊教育三个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四个一”学校示范引领工程。稳妥有序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做好“公参民”学校“民转公”工作,优化义务教育公民办结构,确保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及占比“只减不增”。持续深化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健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扶持、分类管理的政策举措,指导民办学校理顺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办学行为,健康有序发展。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夯实基础保障条件,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