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成都开幕。大会提出,未来五年,四川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包括:“扎实推进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和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实施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发挥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作用,打造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当下,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近年来,成都市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创新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过去五年,城市创新策源能力稳步提升。西部(成都)科学城、天府实验室加快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落地建设,成都超算中心纳入国家序列,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216个。

  过去五年,城市创新动能澎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821家,占全省76.32%;科创板上市企业达14家,总数居中西部城市第1、全国第6。

  过去五年,城市科技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在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排名中,成都排名升至全球第39位……

  在新时代赶考路上,成都正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天府实验室“组团出道”

  聚力打造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

  在四川,要找一个高知识密度的区域,那一定要去西部(成都)科学城。

  过去五年,一个个战略科技平台,在成都兴隆湖畔比邻而居、拔节成长:西部(成都)科学城挂牌,天府实验室“组团出道”……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支持成渝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是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重要承载地。自2021年6月正式挂牌以来,西部(成都)科学城已逐步成形起势——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天府永兴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成都超算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近几年里,兴隆湖畔已经聚集了大批科技“国之重器”。

  加快建设战略科技力量,成都正全面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建设,加快建设学科内涵关联、空间分布集聚的原始创新集群。

▲天府绛溪实验室 效果图▲天府绛溪实验室 效果图

  今年,成都将强化西部(成都)科学城顶层设计,配合科技部制定国家层面的《西部科学城建设方案》,编制出台西部(成都)科学城总体规划、建设实施方案和专项支持政策等文件。同时,依托成都科学城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推动电磁驱动聚变装置、跨尺度矢量光场两个大科学装置年内开工。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项目都是获批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川版“国之重器”,奔涌着科技创新的强大动能。

  在兴隆湖畔,去年5月揭牌、12月开工建设的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也迎来新进展:力争年底建成投用一期项目,项目将汇集各方资源力量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铁路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发展。

  此外,今年,成都还将推动在蓉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入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同时,加快组建运行绛溪、锦城两个天府实验室。

  从0到1,从无到有,众多顶尖科技平台、科技企业加速入驻,科技创新的洪流,将自此涌出。

▲成都超算中心▲成都超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