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芳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再生稻省时、省力、省成本,我的田每亩收成超过了500斤。”10月26日,说起再生稻,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嘉乐镇长丰村村民黄早仕喜上眉梢。他家5亩多再生稻水田一直保持有水状态,管理到位,喜获大丰收,是村里再生稻产量最高的水田。

  今年,嘉乐镇蓄留再生稻7800余亩,像黄早仕这样再生稻实现丰产丰收的村民还有很多。“农技老师指导我们管理再生稻指导得好,我7亩多田的再生稻,就收了3000多斤谷子。”长丰村村民周宗乾对今年再生稻的收成非常满意。

  据了解,高县今年遭遇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水稻成熟期间,该县一方面引导村民千方百计避高温收割水稻,实现颗粒归仓;另一方面,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旱情动态监测与评估,并针对旱情开出“良方”,指导群众因地制宜开展生产自救,最大程度减少干旱造成的损失;同时,统一调度全县水库蓄水,组织群众疏通沟渠引水保苗,并充分利用提灌站、潜水泵等设备设施,从溪河、山坪塘等提水引水,全力抗旱保苗。

  “大春受损晚秋补。”今年,高县部分大春粮食作物因干旱受损,再生稻成为全县晚秋粮食作物的“重头戏”,各再生稻适宜区本着应蓄尽蓄原则蓄留再生稻,并强化技术培训,在扩大有收面积、提高单产水平上狠下功夫,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块;加大肥料、农药、植物生产调节剂等农资物品保障力度,力争蓄留一亩、高产一亩。

  随着再生稻的成熟,高县各镇干部和农技人员一方面督促村民抢抓晴好天气抢收再生稻,努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组建以村组干部、共产党员和青年志愿者为骨干的秋收志愿服务队,帮助缺劳力的农户抢收再生稻,全力做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截至目前,高县11.28万亩再生稻收割已基本结束,实测单产每亩152公斤,预计总产量1672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