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8时,何荷交班前正在沟通病情。魏冯 摄 1月5日8时,何荷交班前正在沟通病情。魏冯 摄

  5日下午,何荷好好睡了一觉。“照顾老年新冠患者时,我会联想起我的家人,这么多年我也一直把患者当家人,等我休息好了,会继续为‘家人’再战。”

  梁隆斌则会在下班后,在2公里之外的家里匆匆吃几口饭,赶回科室看患者有没有分到床位。而他手机里的一个“城北急救群”里,也时常弹出消息。“新都、彭州等地的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把病人情况发在我们这个业务群里,我们需要紧急讨论病情、商量转诊,也会给成都城北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急救指导。”梁隆斌说。

  变与守,他们迎难而上

  12月以来,各地医疗机构的急诊科都面临着患者“打拥堂”的情况,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也不例外。

  “现在每天平均是200多个患者,收治仍然是以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为主,诊疗人次比12月有所回落,但还是之前的1倍。”梁隆斌回忆,就诊高峰时期自己就像在“战场”——“高峰时期患者比平时多3倍,身边都是危重症病人,我们只有在众多病人中快速判断,把生命垂危的病人筛选出来,运到抢救室进行生命支持,也要想办法把轻症病人收治到其他科室去,防止变成重症。”

  新冠感染冲击下,医护人员曾一度饱受病痛折磨,人员排班成了梁隆斌颇为“头大”的事。4日9时许,他拿出一份新的排班表,表上用黄色标注了每个医生感染新冠的时间。“12月15日、16日科室患病医护人员最多,一天要重新排班2、3次。”

  尽管遇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多重挑战,他们都在用自己的办法应对。

  嗓子嘶哑了,副主任医师王媛和几名医护人员别上“小蜜蜂”扩音器,给患者或患者家属交代清楚病情。

  急救设备不够了,医院全院统筹调配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急救设备,并紧急采购电动病床。碰上转运呼吸机不够,直接将闲置救护车上的呼吸机、监护设备、心电图机全部拆下来,稍作改装用于抢救。

  人员不够了,抽调医院体检中心的医护人员帮忙推送病人和做护理工作。

1月4日12时左右,急诊医学科的6张抢救病床上的患者都是老年人。魏冯 摄1月4日12时左右,急诊医学科的6张抢救病床上的患者都是老年人。魏冯 摄

  记者发现,让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攻坚克难的动力,与很多患者的暖心谢意有关。

  1月4日10时,患者黄容(化名)将一封大写的“表扬”信递到一名医护人员手中,嘱咐她务必送到唐碧玉医生手中。“急诊医学科医生唐碧玉医生,服务态度好,请医院给予表扬。”由于写得匆忙,患者将2023年写成了2013年。廖碧玉收到信说,这22个字是她继续坚守的动力之一。

  4日上午,梁隆斌在办公室给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一封感谢信,这封信写于去年12月25日,提到“我夫人高烧昏迷,承蒙你们不弃,收住急诊医学科观察治疗……不少医护人员感染新冠,发热、咳嗽仍坚守岗位,你们辛苦了。”

  “我们在诊室站起来给病人检查,病人让我们坐着说,看到医生很虚弱、推不动,其他病人也会上来搭把手帮忙,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被理解了。”一名医护人员说。

  患者的理解和鼓励,让这支团队增添了更多坚守的动力。“当前,我们医护人员基本都复工了,能开的床位都在尽量开,能收的患者我们都尽量在收。目前为止,我们没有一个急诊病人因为没有床位得不到及时救治,没有一个患者因为缺少设备而出现病情加重,这是我特别欣慰的,我们会继续努力。”梁隆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