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县域民营经济改革,四川又有新动作。近日,记者从省民营办获悉,经省政府同意,我省已正式确定自贡市沿滩区、达州市大竹县、宜宾市翠屏区、泸州市合江县等4个县(区)为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地区。试点为何确定这4个县(区)?改革又有哪些重点任务?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史晓露

  试点区域有代表性示范性

  民营经济在当地经济占比高

  “遴选经过严格筛选、层层把关。”省民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民营办)、财政厅牵头制定评选方案,会同相关部门和专家团队组成评审小组,在21个市(州)申报推荐的基础上,经初评、复评、现场核查、公示等程序,正式确定。

  改革试点地区的选择考量既要有改革基础,又要有发展潜力。“这4个县(区)均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省民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4个县(区)的民营经济增加值、民间投资、民营经济税收、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等指标均在所处市居于前列。

  从数据来看,2021年,沿滩区、大竹县、翠屏区、合江县分别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55亿元、256.1亿元、609.21亿元、170.85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分别为9.4%、9.7%、11.1%、8.2%,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1.8%、60%、52.4%、60.7%,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近年来,这4个县(区)推动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各项部署落地落实,营商环境评价、市场主体满意度较高,改革创新取得初步成效。以翠屏区为例,当地通过实施民企减税降负、强化融资保障、优化创新惠企服务等举措,民营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2021年,全区民营经济主体达11.2万户,同比增长34.3%。

  此外,试点区域还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沿滩区位于川南经济圈腹地,处于成渝地区中间核心地带;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渝黔结合部,是长江出川第一港口县、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翠屏区位于川、滇、黔的商贸核心区,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白酒之都”之称;大竹县地处四川省东部、达州南部,是深化川渝合作的桥头堡。

  改革不求面面俱到

  鼓励大胆探索重点突破

  近年来,不少民营企业都遇到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和难点。“试点正是要用改革破除这一系列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省民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突破口在哪儿?去年10月,我省就出台《四川省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了改革试点的五项重点任务,包括探索融资增信新模式、探索降本减负新路径、探索惠企服务直达新方式、探索转企升规新机制、探索多元化解纠纷新方法等。

  “我们鼓励大胆探索,寻求重点突破。”省民营办相关负责人强调,改革试点不盲目追求“大而全”的面面俱到,各试点县(区)要突出重点、找准方向,精准高效推进改革实施。

  各地正逐步明晰改革重点——“首先要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翠屏区副区长夏丽娟表示,今年翠屏区将重点开展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市场公平准入、龙头企业培育引领、产业生态创建提升、中小企业纾困攻坚、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等六大行动。

  聚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沿滩区也有了新思路。“我们将创新建立征信‘道德银行’。”沿滩区委副书记王红军介绍,沿滩区将根据民营企业每月生产经营情况、法律法规落实情况、技术改造、研发投入等,制定指标奖惩评价机制,定期为民营企业开展征信评价,根据评价等级发放征信“道德币”,同时联合融资机构推出企业融资贷款与“道德币”挂钩的增信机制,定制道德征信“个性化”金融产品,解决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抵押物不足等难题。

  聚焦规模企业培育,大竹县将建立“转企升规上市”新机制。大竹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竹县将建立全县民营经济“个转企”“升规入统”培育库,出台“转企零收费、升规有奖励”的扶持政策,力争到2025年新增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3户、超5亿元企业10户、超亿元企业30户。

  在为企业降本减负方面,合江县将在降低用能、用地、用工、物流成本等方面发力。“我们将整合县域资源,打造智慧物流分拣中心,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力争降低企业物流成本15%以上。”合江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省对每个试点县(区)在试点期限内,每年给予100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对试点实行动态管理制度,试点成效不明显的,将被要求限期予以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按程序退出试点、退缴奖补资金,并按公示排名依次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