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财经|时尚|艺术|娱乐|教育|站内导航
达州

新浪四川>达州 >正文

达州达川 | 青包山上的“宋葡萄”

2023年07月26日 10:00 新浪四川城事 

  采摘、打包、装筐……7月23日,一辆载满5吨有机葡萄的冷库车从达川区青包山种植基地缓缓驶出,准备运往上海。业主宋明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7月5日,宋明勇园区内种植的葡萄和南瓜通过了山东新佳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有机产品认证,成为全市为数不多获得有机葡萄和南瓜认证的园区。

  “每年北京、山东等检测公司会来基地检测数次,并且需要水、土壤、空气等60余项检测指标全部达标才能颁发有机产品证书。”宋明目光坚定地说,既然走上了发展种养殖业这条路,就要做到最好。做出好品质,才有更多的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该园区获得有机认证已不是第一次。自2018年起,园区已经连续6年被认证为有机产品,让宋明勇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立志要打造山地精品种养殖业。

打工仔成“生态农业大王”打工仔成“生态农业大王”

  在达川区石梯镇高观子村当地一个名叫青包山的山头,一条公路曲曲折折地向上延伸……7月24日,记者沿着这条公路前行,来到一大片种植基地,一抬头,只见大片葡萄架下,个个硕大饱满、晶莹剔透,阳光玫瑰、晚夏、雨水红……各类品种的葡萄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2013年,本在外务工的宋明勇,靠自己的拼搏有了一定积蓄,正当工程项目做得红火时,他磨破嘴皮说服父母和妻子,坚持回乡创业,倾力打造有机生态农业,做起种养殖业,带动村民一起脱贫致富,成为一位钟情于有机产品发展的“生态农业大王”。

  在多次到国内外学习、借鉴先进种养殖经验后,宋明勇在园区建起一座养羊场,但因多种因素羊群损耗较大,于是,他决定改养生猪和发展有机果蔬产业,这一干就是10年。

  一年后,在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宋明勇承包土地1200余亩,种起了葡萄、西瓜、白菜,养起了猪、鸡、鸭等家禽,将整个基地打造成了一条绿色产业长廊。

倾情打造有机精品水果倾情打造有机精品水果

  “开园以来,我们一直都是按照有机的标准来打造园区的水果和蔬菜,绿色健康环保,客人吃得放心。”宋明勇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该园区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得益于专合社大力推广生猪生态健康养殖和葡萄有机种植技术,采取“猪-沼-菜”和“猪-沼-果”种养生态循环模式,形成“畜粪入沼气池、沼液农肥种葡萄”的环保循环经济产业链;年消纳腐熟畜禽粪便10000余吨,葡萄枝叶残体还田100余吨、还田率达100%。

  “他们这个是有机的,口感香甜,葡萄果汁也非常饱满。”当日,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家住达川区三里坪街道的周明成是基地的常客。“家里老人、小孩都‘点名’要吃这里的葡萄,每年夏天一家子都会开车过来采摘,走时装满后备箱。”周明成说。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一直以来,园区每年保持葡萄出产约150吨;蔬菜出产约450吨;年出栏无公害商品猪约3000头;今年,新种植南瓜产量约500吨。“我们发展的是订单销售,基本不愁销路,今年葡萄和南瓜拿到有机认证证书后,北京、上海的订单持续增加,产品也越来越得到顾客的认可。”宋明勇面露喜色地说。

  除了主要发展葡萄、养殖生猪外,为助力乡村振兴,宋明勇还承包土地3000亩,用于发展高粱产业,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许多的就业机会。宋明勇算了笔账,每年支付村民的劳务费用超百万元。

  村民冉辉云在宋明勇的果园里务工,每天就有100元的收入;70岁的任朝祥和妻子是基地的“老骨干”,干了10余年,每年能收入约40000元。“宋老板种植水果,不仅绿化了土地,还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实在了不起。”任朝祥说。

  “我们正积极开拓线上线下销路,拓宽销售渠道,带动周边的村民们借着生态农业大发水果财。”宋明勇想把家乡的生态农业做大做强,做出品质。

  据了解,目前,宋明勇正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打造达州市最具规模的生态精品水果之乡,发展集休闲、观光、采摘、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发展之路,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来源:达川区委宣传部)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