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快来看达川区的现代化农业
无人机作业,突破地形局限,宜机化改造,畅通农机通道,和记者一起去看丘陵山区,如何精准赋能农业生产?
伴随着桨叶飞速转动的风声,无人机在油菜花田之上穿行,均匀地将药剂喷洒而下,转瞬之间,大片大片的油菜田就完成了病虫害防治作业。

这里正是达川区青包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机防”作业现场。合作社负责人宋明勇告诉记者,喷洒药剂开展病虫害防治仅仅是无人机诸多功能中的一项,施肥、播种等工作也可以利用无人机开展。


“青包山”合作社承包了1000多亩油菜田,以往用人背喷雾机的方式作业,不仅人工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由于油菜苗长高后,喷雾机难以将药剂喷洒到位,防治效果大打折扣。现在借助无人机进行作业,一天作业成本仅20元,并且能在5天内完成任务,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抓住了作物生长季节。
为了更方便地进行规模化机械操作,“青包山”合作社还参与了我区“宜机化改造”项目,更好地实现 “机播、机防、机收、机烘”一体化作业。
“宜机化改造”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小变大,陡变缓,弯变直,短变长”,对农田地形地貌进行优化,一劳永逸解决我区丘陵山区大型机械无法进场的生产限制,为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扫除障碍,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筑牢根基。
区农机推广站副站长周鹏向记者介绍道,位于石梯镇贺家坪的400亩宜机化改造点位正是他们指导“青包山”合作社开展建设的,目前挖掘机正在进行清杂作业,四月初就可完成整个宜机化建设,正好抓住高粱播种的农时。届时,改造后的成片农田不仅有生产道、下联坡道可供大型农机无障碍进场作业,还建有沟渠保证排灌顺畅。

据了解,达川区从2022年开始,就在盘龙村、银铁社区、小银山村和流河社区等地持续推进完成了2720亩耕地的宜机化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我区农业生产条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来源:达川发布)
猜你喜欢
- 渠县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开展客货运输企业包保帮扶督导检查工作
- 评论() | 分享03月17号 10:17
- 谢大娘本想迎“喜事”差点变成了一个“悲剧”
- 评论() | 分享03月17号 10:10
- 达州市职业高级中学:心理健康专题讲座与团辅活动为学子护航
- 评论() | 分享03月17号 10:05
- 铆足干劲强帮扶!达州市精准施策促民企“开门红”
- 评论() | 分享03月17号 10:05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发布风险提示:警惕涉保险领域“代理退保”“代
- 评论() | 分享03月14号 16:03
- 中国人寿寿险四川省分公司:“人民至上 共治共享” 推动“大消保
- 评论() | 分享03月14号 14:43
- 达川区大树镇:深耕“良”路 端稳“粮”盘
- 评论() | 分享03月14号 12:21
- 3.15风险提示∣远离非法代理退保 避免保险权益丧失
- 评论() | 分享03月14号 10:14
- 中国人寿达州市分公司创新服务举措 全力“为民办实事”
- 评论() | 分享03月14号 10:14
- 从“66.7%”看县域民营经济改革的"大竹突围"
- 评论() | 分享03月14号 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