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财经|时尚|艺术|娱乐|教育|站内导航
遂宁

新浪四川>遂宁 >正文

2025年蓬溪县省级非遗“送蛴蟆”民俗文化活动盛大举行

2025年02月12日 16:42 新浪四川城事 

  随着夜幕的降临,白鹤林村变成了灯火的海洋。成千上万的村民和游客手持各式“蛴蟆灯”,宛如一条蜿蜒的“火龙”,在乡间小路上缓缓前行。这些灯笼形态各异,有的模仿生肖动物,有的绘有吉祥图案,每一盏灯都承载着制作者的美好愿望。

  当游行队伍抵达河边,夜空中绽放的烟花与河面上的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人们将“蛴蟆灯”插入土中,象征着驱散旧岁的晦气与疾病,迎接新年的好运与健康。活动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今天带着家人来到这里,观看了精彩的表演,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送蛴蟆’寓意着来年的好运,我也祝愿大家新的一年顺顺利利,风调雨顺。”游客马毅告诉说。

  “活动组织得很好,氛围热烈。我希望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扬。”第一次来蓬溪参加的“送蛴蟆”活动的游客刘旭分享道。

  除了传统的“送蛴蟆”游行,游客们还可以带着孩子在竹林中“摇嫩竹”,将许愿牌挂在竹子上,一边唱着歌谣一边摇动竹子,祈求健康安好和茁壮成长。

  游客陈志容说:“路过这里时听到了摇竹子的习俗,就带着孩子来许愿,希望他能快乐成长,健健康康。”

  活动现场还设有蛴蟆灯制作体验区,让游客们亲手制作灯笼,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许多外地游客专程前来,感受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

  “听朋友介绍蓬溪有这个非遗活动,特意带着孩子来体验。制作蛴蟆灯的过程非常新奇有趣。”来自重庆的游客饶珍明说道。

  “送蛴蟆”民俗活动起源于清朝,最初是为了驱赶瘟疫、祈求上天的保佑。如今,这一活动已演变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期望。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为“引客入遂”增添了活力。

  活动当天,蓬溪县还举办了千人品元宵、非遗集市、农产品集市、美食集市、文艺节目展演、烟花秀和打铁花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游客们提供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

  (图文来源:中共蓬溪县委宣传部)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