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汇大讲堂第四期活动现场广汇大讲堂第四期活动现场

  2018年11月28日下午三点,由广汇美术馆、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高小华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广汇大讲堂第四期,在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南区)图书馆二楼国际学术会议厅举行,此次的主讲人为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刘端玲,她以美术馆公共教育为方向,以“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为主题展开了长达两小时的讲座,得到了现场二百余观众的热烈反响。西南民族大学高小华美术馆执行馆长、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翟一涛担任活动主持人。

广告
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刘端玲在广汇大讲堂第四期现场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刘端玲在广汇大讲堂第四期现场
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刘端玲(图右)和西南民族大学高小华美术馆执行馆长、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翟一涛(图左)  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刘端玲(图右)和西南民族大学高小华美术馆执行馆长、艺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翟一涛(图左)

  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刘端玲曾主持策划“与广州三年展说HELLO”、“我心中的美术馆”、“为什么看不见?”、“走进D,看真D”、“你那边几点?”、“我的画日记”等大型展览公共教育主题性系列活动;策划“渗透的色彩——Cruz-Diez互动体验空间”、“通过艺术看自己——观照心灵的艺术教育”、“抽象艺术中的音乐”等公众互动展览及活动,探索观众介入艺术的新形式。

广汇大讲堂第四期活动现场广汇大讲堂第四期活动现场

  在讲座现场,主讲人刘端玲概述了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2008-2018十年的生长及其现行公共教育体系,分享了其在艺术博物馆公共教育领域探索观众介入艺术的新形式的无限可能。通过十年的实践积累,广东美术馆形成现行的公共教育体系,由13个板块组成:观众研究、导览、讲座与分享、艺术工作坊、美术馆课堂、教育互动空间、主题活动、墙外美术馆、艺术互动实验室、活动评估、教育云空间、教育材料、志愿者团队,它们的开展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价值和使命:通过艺术的形式探索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提高生存质量,实现“艺术使生活更完美!”

“你好!色彩”美术馆课堂(图/刘端玲)“你好!色彩”美术馆课堂(图/刘端玲)
爱童行——乡村艺术教育项目教育材料包(图/刘端玲)爱童行——乡村艺术教育项目教育材料包(图/刘端玲)
爱童行——乡村艺术教育项目(图/刘端玲)爱童行——乡村艺术教育项目(图/刘端玲)
“通过艺术看自己——与曾忆城一起观看世界”展览现场公众互动区(图/刘端玲)“通过艺术看自己——与曾忆城一起观看世界”展览现场公众互动区(图/刘端玲)
“通过艺术看自己——与仰民一起游走迷宫”公众互动项目(图/刘端玲)“通过艺术看自己——与仰民一起游走迷宫”公众互动项目(图/刘端玲)
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现场(图/刘端玲)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活动现场(图/刘端玲)

  美术馆公共教育从研究观众开始,经过十年对观众的了解,广东美术馆对观众的分类从最初的简单分类(普通观众、潜在观众、忠实观众)发展到今天的更加细致的分类,大类有亲子家庭公众、成人公众和教育机构(学校)公众,其中再根据年龄、职业、兴趣等进行细分,公共教育活动的策划要根据其所针对的公众群体的特点和习惯来具体制定。

  刘端玲指出文化生产不同于企业产品,文化产品带有从业人员的个人情感和个性特征,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价值和体系的形成来源于公共教育部每一个人的思考、热情和付出,一个团队在知识、兴趣和个性上的互补会擦出更耀眼的火花。

  “公共教育如果只考虑某个单一的活动,力量很微弱,但是时间长了,一个个的公共教育活动不断地积累和沉淀,会日益显示出它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同仁也要耐下心来。”

  在讲座的最后,刘端玲透露,在2019年年初,广东美术馆将会举办“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研究工作坊,届时将邀请纽约MOMA教育部的专家同仁、美国博物馆联盟中国总顾问以及国内美术馆教育的专家一起,探讨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无限生长,“无限”既表现在内容和形式,更表现在创意和想象,还有不断生长的美术馆教育力量。

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刘端玲(图左)和广汇美术馆馆长助理董瑜(图右)广东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刘端玲(图左)和广汇美术馆馆长助理董瑜(图右)
广汇大讲堂第四期部分嘉宾合影广汇大讲堂第四期部分嘉宾合影
广汇大讲堂第四期 “刘端玲: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 海报广汇大讲堂第四期 “刘端玲:无限生长的美术馆公共教育” 海报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