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杰

  正是丹桂飘香时,桂花巷的桂花树却被砍光了。

  砍在树上,疼在市民心头:桂花巷,是位于成都核心城区青羊区宽窄巷子旁的景致古巷,是清代满城十一条兵丁胡同之一的“丹桂胡同”,更能体现金黄桂花下悠闲生活的老成都。桂花巷的一草一木,不仅美,而且“贵”,贵在它承载的是居民的绿色生活、是老成都的文化记忆。如此珍贵的桂花树被砍,是难以挽回的损失。

  面对市民愤怒,官方回复却值得玩味:一会说不知情,一会说砍的是香樟树,一会又说还是桂花树。主管部门连著名街巷被砍的树都闪烁其词,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围绕树的品种大作文章,或有良苦用心:此次砍树,源头在于少城有机更新四期工程,本意是“换树”,换香樟为桂花树,只是“相关执行绿化公司却采取了从中段锯断的方式”。但不论是本意如何、砍下的是什么树,相关部门至少也有失察之责。在市政管理“多规合一”当下,换树变砍树,管理者都不知情,令人冒冷汗。

  公众更不解的是,为什么好好的树非要换走?固然,移走各类老树,换上清一色长得高度一致的小桂花树,可能更精准符合古巷名称,往往也更整齐。但问题是,名称叫“桂花巷”,就只能有桂花树、不能容香樟树了?看起来更整齐的小树,又怎么能代替那些历史悠久的老树?无论什么理由,郁郁葱葱的老树无差别砍下了,就是把人间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桂花巷无桂花、历史巷无历史,不叫改造和重建,叫悲剧和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