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高杲
一场热闹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大戏,随着中签揭晓,逐渐回归平静。首次尝试的背后,给成都留下了什么?带来怎样的思考?
热纪录
多个纪录凸显活动“广度”,一个现象体现城市“温度”
成都在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中创下多个全国纪录。从发放金额来看,成都发放4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系单次金额最高;从红包数量来看,20万份红包也创造了单次红包数量最多的纪录。
2月28日,成都市公布活动的报名人数,两天内共吸引450万人报名,其中有效报名人数达到了420万人,远高于其他城市单次报名人数。
同事,这次活动呈现多种创新:发放活动形式创新,不同于深圳、苏州、北京试点发放均为金额200元的红包,成都数字人民币红包分为178元和238元两档,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此解释为“增添活动乐趣,让用户更有期待感”;另一个创新是增添特色消费场景,“夜游锦江用起来,创业咖啡尝起来,旅游景点秀起来。”上述负责人说。
这场活动体现了市民对于数字人民币的“热度”、公众参与的“广度”以及设计创意上的“新度”,在记者走访过程中,还体会到城市的“温度”,“温度”主要体现在提升中老年用户数字化体验上。从预约、下载到使用,不少参与机构都针对老年用户推出定制化服务,一些商超的工作人员发现,前来购物的中签用户中,不乏60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他们购置米面粮油,和年轻用户一起体验数字化带来的方便。而业内人士也透露,“养老场景”也是成都数字人民币探索的重要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