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商品确实便宜好多,我觉得在保质期内,应该都没有问题,只是不宜囤太多。”成都消费者江林说到。年轻人购买临期食品从最初确实是因为生活所迫,到后来主动加入积极购买,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一种抠门的表现,而是追随大多数人的时尚风标,是理性消费、低碳环保之举。

  事实上,早在一年前,社交网络上的临期食品已经靠白菜价火出圈。在微博上,临期食品的话题阅读量达到600多万,豆瓣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创建不到一年,吸引了超过7万人。

  不过,长期吃临期食品有害健康吗?业内人士认为,临期食品是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范围。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的保质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因此,处于保质期内的临期食品在包装完好、储存得当的情况下,其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障,一般来说可放心食用。

  “今年内计划开到20家店”

  90后成都小夫妻抓住临期食品新风口

  四川在线在现场了解到,这家临期食品仓库的老板是一对90后小夫妻,这是他们开的第二家店。“我们团队一共有50多人,主要集中在采购、选品方面。虽然我们售卖的是临期食品,但在品控方面很严格。保质期一个月以上、包装完好没有任何破损的才能上架。我们采购渠道都是大型超市和一线厂商,主要售卖的也是一二线食品饮料品牌。”老板娘玉玉介绍到。

  由于生意火爆,玉玉夫妻将收银台又增加了五台,但周末来采购的消费者仍然要排队买单。“我们目前还在另外选址,计划今年内把食品折扣仓开到20家!”在玉玉看来,由于之前的疫情让很多食品厂商积压了大量的临期产品,打折售卖剩下的就直接销毁了。临期食品的二次上架销售既减轻了商家的库存积压,避免食物浪费,又让消费者享受了低价,是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临期食品虽然便宜,但在选购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观察食品饮料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没有发霉变质的迹象。二是要在正规渠道购买,临期食品的保质期比较临近,在购买的时候要适量购买。

  编后语

  当消费者们拎着两大包零食走出仓库时,相信他们的快乐和成就感是油然而生的。平时在商超购物时的反复对比在这里消失了,动不动就淘宝搜索价格和分量的动作也不用做了。年轻的人们在这里就像是实现了财务自由,这就是临期食品仓库的魅力。

  而且,当花一半甚至更少的钱买到同样品质的食物时,几乎每个人都忍不住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炫耀,分享,而当临期食品成为热门话题时,这样的消费行为又增加了社交成分。

  正如这家仓库的老板所说,疫情对实体厂商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临期食品货量在近年暴增,年轻人的关注,起到了破圈作用。在各种因素的叠加下,这样一个早就存在的市场,“火”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过,面对临期食品,人们首先产生的疑问是:安全吗?价格打折,品质会打折吗?有市场监管吗?编者认为,在快乐面前,仍需冷静消费。如果买到的食品口感不好,或是商家售卖临期食品但却没有明确标识,再或是一些打着临期标签的店铺,价格却卖得和正价一样,甚至更贵……在大众仍然存在一定偏见的当下,坑太多,行业本身发展必然会遭到反噬。

  因此,保证货品质量,在选品和仓库管理上提高标准和要求,是这个快速增长的行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中之重。沉浸在低价快乐中的消费者,在选购时,也要检查包装是否破损,注意过期时间,囤货不要太多。这样的快乐才不会变成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