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冲浪人:“城市水域也要有烟火气”

  作为一个内陆城市,成都离海远,但水系发达。肖舜铭在成都出生长大,他觉得“成都人其实天生亲水,喜欢玩水,只是城里都是景观水系,不能进去玩。”

  2016年,肖舜铭将“尾波冲浪”这项运动引进了成都,这项运动可以在陆地水系上通过造浪艇造浪冲浪。

  肖舜铭的水上运动俱乐部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麓湖。与其他城市水系不同,麓湖打造了一大片开放水系为市民提供“亲水”机会。

  “我们俱乐部成立的初衷是希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城市居民的娱乐活动经常限于室内,没有一种亲近自然的健康的娱乐方式。”玩在自然中,是肖舜铭想在城市中引入的一种娱乐方式,麓湖这片水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场所。

  城市也在回应着肖舜铭们的诉求,作为流经成都全境的母亲河,锦江水质持续改善,黄龙溪从“十三五”初期的劣V类水质,改善为目前的Ⅲ类。

  水变好了,也让更多的亲水场景有了出现的可能。今年,肖舜铭将再建设两个基地,他觉得,“城市需要水域,水域也要有烟火气。”让人玩在城市的水域中,也是一种城市文明与自然生态共生的和谐表达。

  城市话剧人:“让艺术回归自然”

  三年的探索,成都也逐渐发现,公园城市不是在城市中建公园,而是营造城市新形态、探索发展新路径,实现绿色与发展之间的价值转换,让更多的人与业态能够通过生态价值的赋能,实现更大发展。

  5月22日晚,桂溪公园东边的一处草坪上灯火阑珊,一场话剧《羊的诗》在这里演出。

  “这部剧曾尝试过在剧场、山顶演出,每次都会给剧本的诠释带来更多的可能。”《羊的诗》的导演王川川来自辽宁省,这位用“漂泊”来形容自己经历的“90后”,在2020年来到成都开始从事戏剧工作后,发现这座城市为艺术延展了很多“表现空间”。

  “通过这部剧我想触发人们对自然的一些思考,这次在公园草地上演出,又以另一种形式让这部剧回到自然里面,是一次很有意思的尝试。”王川川说。

  当晚,下着小雨,草地上的观众穿上了主办方发的蓝色雨衣,聚精会神地看着表演,没有一个人中途离开。演员高声呼喊着台词,雨点敲击着雨衣,观众席时不时的笑声和掌声汇成了奇妙的节奏,湿润的泥土和青草弥漫着初夏的味道。这一切都是在剧院里从未有过的体验:没有舞台,不设围栏,不用门票,人们在最自然的状态下与艺术亲密接触。

这是5月22日晚在成都市桂溪公园拍摄的话剧演出现场。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摄这是5月22日晚在成都市桂溪公园拍摄的话剧演出现场。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摄

  山,赋予城诗意与远方;人,是城的关键变量,公园城市激活了创新活力,也让城市回到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

  “除了戏剧演出,锦城公园还策划了多次文化消费活动,将公园与各类场景融合的理念向市民推广,让公园成为承载市民生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天府绿道公司负责人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