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助力消费者依法依规维权,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在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支持下, “四川日报全媒体消费维权平台”于3月11日正式开启,助力消费者维护正当权益。
有成都网友向该平台留言反映,花1700元在一家家居店购买了一个智能锁,装上去仅几个月,智能锁便出现不能识别指纹问题。“上周说可以修理,看了说是需要返厂维修,需要(消费者)付300元的拆卸费。”对此,网友质疑:还在质保期内的维修,要求消费者支付拆卸费,合理吗?
对此,四川在线民情记者采访了商家所在地的成都天府新区消费者协会相关人员,及“四川日报全媒体消费维权平台”中“律师帮帮团”成员、北京东卫(成都)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小虎律师。
网友反映:
智能锁指纹识别出问题,维修要给300元拆卸费
网友小文(化名)告诉四川在线民情记者,她和家人于去年11月在成都天府大道某智能家居店购买了一品牌智能锁。“买的时候店里的人说这个锁非常好,不会出现质量问题,说如果出问题了会修得巴巴适适。”她表示,购买智能锁并装好一个多月后,她们一家人才入住该房屋,但入住后智能锁很快便出现只能识别其中一位家人的指纹,其余家人指纹均无法识别,“每次回家都只能输入密码,非常不方便也不安全。”
小文表示,随后其联系了卖锁的商家,哪知一波三折。“一直拖着不来维修,后面联系了不下十几次终于来看。开始说是天气干燥、气温低机器识别不了,后面天气热了,还是没法正常使用。”小文说,随后其一家又多次联系该商家,3月上旬左右对方终于上门,查看后表示需要返厂进行维修,但要求小文一家支付300元的拆卸费用。
“我们购买时也没有合同之类,只有一个保修卡,当时还在保修期内。”小文说,据店方告知,拆卸费用是叫工人从房门上拆卸智能锁产生的费用,他们只负责维修,因此拆卸费用需要消费者自行承担。
“我没想到作为一个消费者要受这种气!”小文表示:“智能家居最重要的一环应该是消费者体验,如果体验不佳,产品质量上出现相应的问题,希望后续的维修、退货上能维护好消费者的权益。”
律师说法:
因产品质量原因维修,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商品质保期内,商家维修过程中要求消费者给付从房门拆卸的人工费,这笔费用到底应由谁出?
对此,陈小虎律师认为,商品产生维修的原因不在于消费者,而在于商家销售的产品不符合产品其性能,这属于商家的责任,应该无条件维修。他介绍——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0条的规定,销售方出售的产品,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同时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规定,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商家)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这个是属于销售方的义务,理应由商家承担此项费用。当然,如果他们之间有合同约定的则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执行。”对此陈律师表示。
如何避免购买后维权难?
购买前要注意这些问题
购买相关产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以避免购买后出现维权难?
对此,记者采访了商家所在地的成都天府新区消费者协会相关工作人员,她提醒,为了便于维权,消费者购买相关产品时首先需要看销售方有无相关资质,产品有无合格证,有未明码标价,并留下商家的相关信息如商家营业执照、联系方式之类以便后期维权。
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消费者遇到相关问题,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或举报。天府新区消费者协会接到投诉后将上门检查销售方有无产品合格证等,并根据检查情况进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