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成都即将告别春天,迎来夏天,春生、夏长,万物繁茂。
4月21日,阳光和煦,雷志英和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成都东部新区贾家中心卫生院,在经过短暂准备后,她带领呼吸康复团队的同事进入病房进行常规巡查。
自从2016年12月退居二线以来,雷志英致力于呼吸慢病患者的呼吸康复和老年护理工作,她擅长呼吸科和老年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和健康管理,为患者提供肺部康复只是雷志英工作的一小部分。
守初心,担使命
全心全意守护老百姓的健康
自1984年进入贾家中心卫生院以来,雷志英已经在这里工作了38年,对雷志英而言,医生不仅是一份职业,也是自己一生的理想和追求。虽然已坚守38年,但曾经的雷志英,也怀疑过自己的人生选择。
1984年7月,雷志英毕业于内江卫校,成了贾家区卫生院的一名小护士。“当时医院的条件非常艰苦,设备简陋,病房只是一排低矮的破瓦房,冬天不能御寒保暖,夏天不能遮日避雨,一遇刮风便尘埃满屋。”除了硬件条件艰苦,护士人数也严重不足,既要打针输液、管理45张病床,又要清洗、消毒无菌物品,还要负责手术室的工作。对于刚刚进入卫生系统的雷志英来说,眼前的一切,和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
“除了工作辛苦之外,护士在当时也是被轻视的一个职业,种种都让我感到迷茫,甚至产生了要不要改行的念头。”然而,雷志英眼前的这一团团迷雾,却因为一件事而烟消云散。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奄奄一息的婴儿,哭喊着:“老师,快救救我的孩子吧,他快不行了。”雷志英手忙脚乱,立即与值班医生投入抢救,但因为自己静脉穿刺技术差,一个多小时未能建立静脉通道,最终还是由当值医生完成静脉穿刺。“虽然这个孩子的妈妈没有责怪我,但是我内心深处还是感到无比的自责和内疚。”回想往事,雷志英泛起了泪光。
从此以后,雷志英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将做好医护工作定为自己一生的目标。她开始苦练静脉穿刺技术,“后来我成为护士长后,好多病人都因为我静脉穿刺技术好,点名要我帮忙输液。”雷志英笑着说。
在漫长的护理生涯中,雷志英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辛劳和汗水,也得到了患者和全院职工的好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1997年雷志英任护理部主任,并先后担任团支部书记、女工委主任等职务。在医院创建“一甲”“爱婴医院”“二乙”“省级文明单位”“二甲”“优质医疗服务基层行”等过程中,她都为医院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6年的护士之路,是一条需要奉献和付出的路,是一条用爱铸就的健康之路,雷志英守住了初心,担起了使命。
“退位不退为”
积极推动东部新区呼吸学科建设
2016年12月,雷志英退出领导岗位,但她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退位不退为”,摒弃“二线”思想、保持“一线”状态,发挥余热,积极参与医院呼吸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其沟通协调能力和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致力于“贾家片区物联网呼吸慢病分级诊疗项目”的实施与推广。“虽然退居二线,但还是希望能够学以致用,回馈患者,回馈医院,回馈社会。”
贾家中心卫生院2021年的统计显示,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占全院患者的42%左右,雷志英选择了这个方向,就是希望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雷志英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7篇,专利1项,主持并参研成都市卫健委科研1项。
作为成都市第十四届党代会代表,雷志英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期待。除了倍感光荣之外,雷志英也深感责任在心,“在党代会结束之后,我会第一时间向医院申请,给大家讲一堂课,传达此次党代会的会议精神。”
这几年,成都市民有了越来越多可感可知的美好体验——家门口的运动空间越来越多,回家的路和上班的路越来越美;水更清天更蓝;身边的三甲医院和好学校也越来越多。雷志英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要化感恩为动力,希望通过自己对呼吸学科的建设,为年轻的东部新区卫生系统添砖加瓦。
红星新闻记者 张晓舟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