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仔猪价格居高不下的背后

  高风险尚存,仔猪难寻,非洲猪瘟疫情并未走远

  “这轮猪价走势如何,关键看四川等省份的复产情况。”谈及生猪价格中长期走势,省畜牧业协会会长兰明建亮出观点——“川猪安天下”。

  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林胜华介绍,我省常年出栏生猪6000余万头,占全国十分之一,是生猪养殖第一大省。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去年全省出栏量仅4800余万头,下滑两成多。

  但要想全面复产,并不容易。

  “(仔猪)到底哪一天能调进来?有没有安排做(非洲猪瘟)核酸检测?”7月12日上午,广安市生猪生产调度会刚开始,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刘健就给各县(市、区)来了个下马威。他说,没有足够的仔猪和扎实的疫情防控措施,完成出栏任务就是空话。

  去年开始,为加快生猪复产步伐,四川先后打出“猪九条”“金融猪八条”“新八条”等组合拳,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但在省农业农村厅畜牧总站站长徐旭看来,与广安一样,影响生猪补栏的两大问题,分别是仔猪从哪儿来、非洲猪瘟能否防得住。

  仔猪短缺的原因,是全省能繁母猪存栏锐减。一季度,全省能繁母猪存栏308.3万头,环比增长12.5%、但同比下降16.5%。新近补栏的母猪,对年内复产影响不大:一头母猪从出生到其所产仔猪可以补栏,最快要14个月。

  短缺,让仔猪价格居高不下。“隔一晚上就涨几百块。”内江市市中区全安镇花洞村养殖大户段勇介绍,当地体重7.5公斤的仔猪,标出1500元售价被“秒光”。放眼全省,7月初仔猪出栏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60%。

  为扩大仔猪来源,4月底,我省决定解除2018年底开始执行的禁令,恢复仔猪跨省调运。这也带来一个难题:非洲猪瘟如何防控?

  “最好是外地的猪肉和肉制品一律不过来。”绵阳市三台县刘营镇青龙村生猪养殖专合社理事长唐高银介绍,村里自去年就组织了非洲猪瘟联防队,“对进村车辆一律消杀。”

  谨慎的背后,是并未走远的非洲猪瘟疫情。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胡向前透露,今年以来,我省已从省外调入的生猪中检测出5起非洲猪瘟病毒。眼下,随着省际高速路收费站撤销,生猪调运监管难度更大。

  “所以,跨省调运只持续到7月31日。而且要求入川的仔猪都必须接受隔离检疫。”胡向前提醒各地党委政府和养殖户:补栏必须以安全为前提。

  C规模养殖首次超过散养的背后

  养殖走向规模化,是本轮川猪复产的最大特征之一,可有效提高生猪产业抗风险能力

  7月10日上午,内江市资中县潴源绿润养殖家庭农场饲养员段文铺开水管,准备给猪圈降温。去年,因非洲猪瘟疫情,段文拆了猪圈,告别散养户“生涯”,成了潴源绿润养殖家庭农场饲养员。

  业内人士看来,借助本轮复产,养殖端走向规模化,是本轮川猪复产的最大特征之一。

  “非洲猪瘟疫情加速了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本轮复产中,我省基本策略是“抓大不放小”,但这并未改变规模化走向。

  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信心不足,是散养户退场的重要因素。

  “没有大企业托底,我不敢养。”提及复产的信心,孙健峰翻出了与温氏集团签订的生猪收购协议书。这位巴中市平昌县江口镇大运村的养殖户说,仔猪、饲料、兽药和出栏全由温氏集团托底。

  业内巨头大举入川占领市场,是产业格局生变的第二个诱因。

  “四川是猪肉消费大省。”四川德康农牧集团相关负责人说,2018年,四川人均消费猪肉36公斤,位居全国第一,“四川本身就是个大市场。散户短时间恢复不过来,这就是机遇。”

  看到商机的,还有双胞胎集团、温氏集团、铁骑力士集团、新希望和牧原等行业巨头。去年下半年起,这些企业纷纷在川扩充产能。去年9月至今,全省开工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1892个,全部建成后可新增年产能2600万头以上。

  行业巨头加码的结果是,去年底,我省生猪出栏占比首次打破了散养户与规模养殖场6∶4格局。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占比达到53.8%,首次过半。根据预测,随着规模化养殖场陆续投产,明年我省规模化养殖、散养出栏占比将变成6∶4。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认为,生猪规模化养殖可有效提高生猪产业抗风险能力,稳定生猪产能,进而不断“压扁”猪周期。

  据了解,近期我省正谋划出台生猪养殖险等配套举措,再次为“压扁”猪周期“添把火”。

  切片

  成本上涨上千元 卖头猪能赚一两千元

  □本报记者 魏冯

  7月13日,泸州市泸县得胜镇,泸县巨星兴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养猪场内,总经理杨义正忙着组织安排防疫消毒和日常清洁工作。目前,该养猪场已出栏生猪2900头,还有1000余头生猪马上出栏。

  “去年完成仔猪补栏,不到半个月就收齐了;今年花了一个半月,到处找仔猪。”杨义说,受疫情影响,仔猪购进渠道受限。为完成出栏目标,有些养殖基地还互“挖”仔猪。“今年仔猪靠‘抢’。”杨义感慨。

  不光杨义。最近,泸州不少养殖场都面临着仔猪“身价”飙升、饲料成本上涨等问题。泸州多名养殖场负责人表示,去年的仔猪价格只有500元一头,今年涨到1200元到1700元一头,有的甚至卖到2400多元一头。

  防疫和饲料成本也跟着涨。杨义说,养猪场内以前一周消毒一次,现在一周至少消毒2次;养猪场外比如员工休息区,也从之前偶尔消毒一次,变成每周消毒2次,“防猪瘟、防新冠疫情,多少也增加了成本,但总体不多。”泸州齐力康生态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龙腾也透露,因销量变化和饲料厂防疫成本增加等原因,和去年相比,猪饲料价格也上涨了3%到5%。

  成本上涨,部分养殖户充满担忧,不敢养、不愿养。那么,养猪到底还挣钱吗?

  “当然挣,利润空间变大了。”龙腾说,他们今年卖了2000头仔猪,平均一头能挣至少1000元。

  杨义举例,去年上半年,把一头仔猪养成肥猪,成本不到2000元。但卖出一头猪反而要亏几百元。这一形势到去年下半年得到扭转。“最近,将一头仔猪养成肥猪的成本约为3000元,卖出价格却在4000元到5000元,每头猪能挣一两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