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段”的坚强挺进

  386公里有7座10公里以上超长隧道

  “终于通了!”9月16日8时许,当大坪山隧道最后数米山体贯通,承建单位中铁五局的建设者们忍不住欢呼起来,几位汉子甚至手挽手,在烟雾尚未散尽的隧洞内、在凹凸不平的石堆上兴奋地跳着、转着。

  大坪山隧道的进出口都在半山腰陡峭的悬崖上,隧道共穿越5个断裂带及1个大向斜,集软岩大变形、突泥涌水、低瓦斯、高地热等不良地质于一体,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由于隧道洞身地应力高,施工中出现长段的软岩大变形,“初支最大变形量达60厘米以上。”项目经理李映群说,用于支护的钢管扭曲得像麻花。施工条件受限,隧道进口超过5公里只能单口掘进,通风排烟困难,工地上是45℃的高温,工人们需用冰块降温。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铁五局建设者历时4年零5个月,才实现了大坪山隧道的顺利贯通。

  难,是成昆铁路复线峨米段的建设常态。

  今年6月23日贯通的老鼻山隧道,在施工中发现有大型溶洞,最大一处溶洞体积约7万立方米,建设者不得不迂回导洞绕行溶洞继续掘进,并在观察一个水文年后,架设拱桥跨越溶洞;尚在建设中的小相岭隧道,二号斜井工区2018年出现涌水,至今涌水量已超过1亿立方米,接近8个西湖的水量……

  为什么这么难?中铁二院成昆铁路复线峨米段设计总体负责人和建设总工王维介绍,峨眉至米易段又是成昆铁路复线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段。全段18座高风险隧道,其中5座是极高风险隧道。为降低不良地质对工程安全的影响,该段以长大隧道为主,386公里里程就有7座超过10公里的长大隧道。

  “最难线”的坚强复制

  单线变双线、三线,有“绿皮车”还有“绿巨人”

  2019年底,四川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00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超过5000公里,路网织密巴蜀大地,但在成都和攀西地区之间,通道性道路寥寥可数,铁路通道只有一条还在运行“绿皮车”的成昆线。

  横亘在盆地周边的大山,以及连绵群山带来的各种复杂地质、地形问题,制约着通道建设。50年前,成昆铁路历经诸多艰难建成通车,18项新技术、新工艺达到或超过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被誉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半个世纪过去,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成昆铁路标准低、速度慢、运能小的劣势凸显,由于单线运行,客车仅能满足9对/日,货运约达2300万吨/年。受地质灾害影响,沿线经常断道,2019年汛期,凉山州甘洛县境内成昆铁路数次中断,至今仍未恢复客运。

  成昆铁路复线建设,就是要沿成昆铁路再建一条铁路,提升成昆铁路的运能,使运行时速从80-120公里提升至160公里。

  对“中国最难建铁路”的“复制”并不容易。王维介绍,新、老成昆铁路都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对线路走向和地形地质非常了解,利用这些年在复杂艰险山区地质选线、减灾选线等方面积累的先进经验,中铁二院采用大半径曲线、长隧、高桥等设计方案,使得成昆铁路复线能安全穿越,并且线路总里程缩短了约250公里。

  更快的速度、更短的线路,让运行效率大大提高。今年1月,成昆铁路复线攀枝花南至广通段开通,时速160公里的“绿巨人”运行,两地客运时间由5个半小时缩短至2个多小时,货运能力比老成昆铁路提高2倍。

  经过成昆铁路复线建设,成昆线成都到峨眉新建一条线,成为双线;从峨眉到昆明新建两条线,全程三线。可以预见,届时,成都到攀西地区的运输效率、速度都将大大提升。

  按进度安排,成昆铁路复线“最难段”将于2023年建成通车,“从成都坐动车到攀枝花,快了!”王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