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调:

  因地制宜顺向调整  整体性重塑全省县域经济版图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是我省县域经济版图的整体性重塑,其改革立意和基本考量是顺向调整。”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以新发展理念为统揽,顺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演进之“向”,顺应产业、人口、交通等要素流动之“向”,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之“向”,顺应“人往高处走”的人心之“向”,对经济、社会、人文等有紧密联系的乡镇和村进行适度整合,促进了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形成了合理的“县城—中心镇(重点镇、特色镇)—普通乡镇—新村聚居点”的镇村体系,构建起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县域生产力布局和新型城乡形态。

  两项改革拓展了特色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改革后,乡镇平均面积从106平方公里增至156.7平方公里、增长47.8%,平均户籍人口由1.8万人增至2.93万人、增长62.7%;建制村平均面积从10.7平方公里增至17.7平方公里、增长65.4%,平均常住人口由877人增至1458人、增长66.2%,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镇村“多、小、密、弱”的空间形态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对镇村“多合一”调整,为县城驻地镇、县域副中心等优势区域发展打开了空间,乘势拉开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经开区等发展骨架,城乡空间布局、人口布局、产业布局明显优化。

  两项改革蓄积了镇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改革后全省共形成中心镇(街道)540个、重点镇(街道)609个、特色镇(街道)711个;5万人以上乡镇达到517个、较改革前增长110%,10万人以上乡镇达到195个、较改革前增长124%。5000人以上的建制村达到912个。“这些乡镇和村将是未来镇村建设的支持重点。”该负责人讲到。镇村撤并将在学校、医院、集市、住房、养老、文化等方面产生新的建设需求,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培育发展镇村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将起到补短板、挖潜力、增后劲作用,构建起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改革中,乡镇统一设置了党建工作、综合行政执法、社会事务机构和便民服务中心,因地制宜设置农民工服务中心,县级部门派驻站所普遍实行属地管理,构建起基层治理的“新架构”。改革后,乡镇平均行政编制从22.8名增加到32.8名、事业编制从14.8名增加到27.1名,分别比改革前增加10名和12.3名,从根本上扭转了乡镇“权、责、利”不对等和“官多兵少”“事多人少”的局面,激发了基层干部队伍“新活力”;村干部减少5.1万名,村书记平均年龄下降3.9岁、大专学历提高7.1个百分点、优秀农民工占比达到43.7%,破解了村干部“青黄不接”“能人进村”等难题,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和人才基础得到夯实。

  改革还顺应服务便民化的要求,推进“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市县两级累计向所辖乡镇下放公共服务事项4535项,将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的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便民服务平台,完善民事代办制度,并向村(社区)延伸,推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最多跑一次”。在保证群众基本生产生活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优化学校、卫生院、敬老院等布局,布局一批跨乡镇的区域次中心,建立与服务人口更相匹配、更为精准的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学照上、病照看、场照赶、事照办”。

  两项改革是一篇前后相续的大文章,“前半篇”重在调整减量、形成物理变化,“后半篇”重在提质增效、催生化学反应。为此,省委、省政府对“后半篇”文章进行了前瞻谋划、系统铺排,研究制定了一个综合实施方案、24个专项方案和1个监测评估方案的政策体系,明确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加快实现“调适、调顺、调优、调强”改革目标,把“前半篇”确定的愿景、构建的框架、形成的格局、激发的活力转化为“后半篇”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水平服务的实效,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