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部族消失在历史舞台

  只是,古人为何一定要耗费巨大精力,把棺木放在如此险要之所?

  从历史记载来看,这应当是一种追求吉利的风俗。在元代学者李京撰写的《云南志略》中曾这样写道:“行悬棺葬者,挂得愈高愈吉,以先坠者为吉。”与云南相邻的珙县悬棺同样置于高处,应该就是同样的寓意。

  那么,明代以后,珙县再无悬棺,曾经的悬棺主人到哪里去了?还是另有原因促使他们的后代放弃了这种葬俗?这不能不提到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的一次明军平叛。

  在明朝,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管理一直实行土司制度,即由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对当地进行管理。但因为交通等各种原因,明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并不十分稳固。彼时,尚武的都掌人不时会侵扰朝廷流官管理的地方,明军虽然多次镇压,均无效果。

  到了张居正时代,他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公元1573年,他派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调集14万大军开赴川南,并制定了铁血政策:“乘势运谋,奋勇进剿,务扫除尽绝。”此次出兵,总兵刘显采用首先歼灭小山小寨的办法,迫使僰人集中到以凌霄城、石堡寨为主的较大山寨,特别是集中到僰人最大王城九丝山寨,最终各个击破。为了避祸,幸存的都掌人纷纷迁徙他乡,隐姓埋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黄华良曾多次造访九丝城,明军占领此处后曾付之一炬。当地农民介绍,他们在耕作时,还能偶尔从泥土中翻出烧焦碳化后的谷物。

  时光飞逝,当年幸存的都掌人,也早已在明朝随后实施的改土归流政治中,与当地其他民族进行了大融合。唯有绝壁之上的悬棺,成为他们最后的神秘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