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1第2次新闻通气会现场。(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供图)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1第2次新闻通气会现场。(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供图)

  中新网成都6月3日电 (杨予頔)3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召开2021年第2次新闻通气会,会上解读了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四川省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介绍,四川是典型的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截至2020年底,四川省已查明的地灾隐患点达3.6万余处,分布在21个市(州)、176个县(市、区)。其中,威胁50人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仍有7024处,58个县城不同程度遭受地质灾害威胁。“2014年,四川就率先启动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试点。7年来全省累计消除地质灾害隐患4.1万余处,使98万余名群众免受威胁。但地质灾害多发易发、险情重、危害大的省情仍未得到根本改变。《行动计划》将通过工作思路、整治举措、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制度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加快构建起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地质灾害全域整治模式、科学防控体系、分级防治格局。”

  据悉,《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完成四川省176个地质灾害易发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及区划,基本掌握地质灾害隐患风险底数,隐患发现识别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有效提升。完成58个受地质灾害威胁县城综合整治,初步形成以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为基础,以优化用地布局为导向,以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以搬为主,搬治结合”,分类有序实施搬迁治理,累计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万处左右,受威胁人数减少45万人左右,地质灾害隐患风险显著降低。

  “我省出台的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与以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比有继承,也有创新。”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防治处处长李强介绍,在整治范围方面,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工作从过去相对分散、“撒胡椒面”式的隐患点零星整治,到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重点突出的全域综合整治,对所有已发现隐患点,综合考虑规模大小、威胁对象、紧迫程度,全覆盖分类落实监测预警、工程治理、避险搬迁、排危除险等整治措施;在整治措施方面,充分运用“空天地”一体化的现代技术手段,变群防群测为技防人防,健全完善科学防控体系。

  此外,本次发布的《行动计划》还改变了当前主要靠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为主的单一投入模式,建立市、县为主体、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补助为辅的投入新机制。通过探索使用一般债券、整合土地政策资源、落实受益企业主体责任、引导市场化投入等方式,努力拓展防治经费筹资渠道,保障全域综合整治资金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制定完善与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促进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有力有效提升我省地质灾害整治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夯实防灾减灾安全底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地质环境安全保障。”谢安军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