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预报系统基础上发预警?

  同一条河流同时发生强降雨,对应预警级别可能完全不同

  7月14日,拿到天气信息后不到5秒钟,朱锡松就在四川省水旱灾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生成了当天山洪和江河洪水预报成果。这套2017年投入使用的系统,已实现预警自动化和信息化。

  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预报系统,极大缩减了预警过程。但结果如何应用,仍然考验决策者的智慧。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省水利厅副厅长谭小平介绍,多年来的实践中,四川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

  首先是定区域。李长安说,灾害主要发生在主雨区及周边区域。因此,预警信息的发布和防灾减灾的准备,要锁定主雨区这个重点。

  其次是定级别。这主要依据受影响区域和可能的烈度来研判。省减灾委相关负责人举例,一条主要江河和多条主要江河同时发生强降雨并引发一定级别的洪水,对应的预警级别可能完全不同。

  目前,参照受影响区域和发生高烈度灾害概率,四川将地灾、江河和山洪预警,从低到高分为黄色、橙色、红色3个级别。

  最后是定对策。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据预警结果,四川制定了从低到高的IV级到I级的4个级别应急响应,并分别明确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和标准。如,I级预警状态下,灾害发生率较高区域的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坐镇当地应急指挥中心,社会物资和救援力量要服从应急部门统一调配等。

  但最大的应用,还是围绕“防”字展开。

  “哪怕是最低的黄色预警,都会要求基层监测员加密巡查。”雅安市汉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周崇猛说,地灾防范就是要“闻风而动、闻令而动”。

  不仅盯住风险点和风险区域,还要管住人。去年8月6日前后,我省山洪、地灾预警齐发。随后,都江堰、青城山、水磨古镇等多个景区景点临时关闭,并对游客劝返、组织撤离。

  “哪怕十防九空,也比一次疏忽强。”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7月14日强降雨之前,该局就发布了全市194座下穿隧道的淹没风险预警,同步协调交警、城管等部门到场执勤,并要求做好抽取积水等准备。

  如何让数据更好为减灾服务?

  更新数据模型,增加“千里眼”,提升预警能力

  7月14日下午,拿到新鲜出炉的山洪和江河洪水预报结果后,朱锡松并没有立即发布,预报结果还要经过专家们的会商与研判。

  这是因为,不少变量正在改变系统预判的精准度。例如,多次地震导致的水土流失,已经改变了部分河流的某些河段的行洪能力,让依据过去多年数据而建立的模型精准度下降。

  朱锡松透露,去年,四川省水旱灾害防御决策支持系统进行过一次升级完善。重点内容之一,是更新部分河流的基础数据。

  但这些仍然不够。四川大学水文系副主任黎小东表示,接下来,我省将会在系统中陆续加入地表植被覆盖度、土壤特性等新数据,“数据越新,预报就越精准。”

  不只更新,还要更细。

  “我们将进一步在中小河流布建水文站点,扫除监测盲区。人口分布密度大、流域内有重要工程设施者优先。”谢学成介绍,作为洪水监测预警的“千里眼”,水文遥测站点在全省已建有5000余处。但我省仅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2816条。“‘千里眼’不够多,致使部分中小河流的基础水文数据没办法搜集,也就无法建立预警模型。”

  不同的(监测)预警手段之间还要相互融合,形成不同梯度的监测预警合力。

  目前,省自然资源厅已将智慧防灾云平台建设纳入“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项目,计划联通市县,形成省、市、县三级一体化预警平台,并将预警结果接入国家系统。同时,在地灾风险调查的基础上,将网格细化到1公里乘以1公里,不断提升预警能力。